潘粵明和郭京飛同臺(潘粵明張譯郭曉東上場)
2023-05-13 09:10:03 1
《怒晴湘西》
《我的親爹和後爸》
《天下無詐》
螢屏春節檔已經開啟前哨戰,劇集方面,原本計劃上檔的黃子韜和易烊千璽主演的《豔勢番之新青年》延播,兩部新戲《我的親爹和後爸》《天下無詐》接檔。另外,網劇《怒晴湘西》也已上線熱播。這些劇集由張譯、郭曉東、潘粵明等實力派主演,探險、家庭、刑偵等類型多樣,讓觀眾有更多選擇。這些劇與人氣積累多日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展開比拼,品質將成為獲勝的關鍵。
《我的親爹和後爸》聚焦親情
張譯不演小人物演大學講師
《我的親爹和後爸》前晚登陸東方衛視首播。該劇圍繞大學教授李梁(張譯飾)與性格迥異的兩位「父親」——生父李易生(張國立飾)、繼父李東山(李建義飾)之間的複雜的親情關係,講述了一個個飽含溫暖與生活氣息的故事。
首播劇情中,親生父親李易生時隔多年突然現身,攪亂了李梁一家人平靜幸福的生活,他渴望參與兒女生活,認親只為「改邪歸正」,而李易生的兒子、李梁同父異母的弟弟李壯以「贍養父親」為由,向李梁索要「撫養費」的行為,更引起他的反感。一邊是養育自己的繼父李東山,一邊是有血緣關係的親生父親,李梁該作何選擇?觀眾認為,這不是傳統的婆媽劇,劇情發展也沒有落入俗套,「有點家長裡短,但又不完全是,它裡面的人性矛盾很豐富」。
演員張譯的螢屏形象一直與「接地氣」的小人物脫不開關係,無論是《雞毛飛上天》中白手起家的個體戶,還是《守護麗人》裡熱心上進的快遞員,在他的演繹之下煥發出勃勃生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在《我的親爹和後爸》中,張譯的螢屏形象實現新突破,劇中,他不僅西裝革履,站上三尺講臺,成為受人尊重的大學講師,還化身暢銷書作者,以文字為載體,向大眾傳播「心靈雞湯」。
在表演上,張譯的演技令人覺得故事非常真實,「籤售會上那種驕傲文人不向市場妥協的尷尬,對家人的溫柔和保護,對拋妻棄子的生父的恨,都詮釋得特別精彩,層層遞進特別好」。不過,在和實力派的對比之下,一些年輕演員的表現就遭到觀眾吐槽,導致有些情節看起來有些硬掰。
《天下無詐》聚焦現實
「重案六組」陣容再破新案情
前晚在北京衛視開播的刑偵劇《天下無詐》,全方位揭秘各類電信詐騙,為群眾揭露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敲響防範警鐘,展示公安民警偵破電信詐騙案的故事,具有現實教育意義。
《天下無詐》講述了為破獲一起涉案金額巨大的電信詐騙案件,原刑警隊副隊長鄺鍾(郭曉東飾)臨危受命,緊急成立反電信詐騙支隊,與猖獗的電詐犯罪集團鬥智鬥勇。
劇中有的案件取材於真實的事件,對廣大觀眾來說有一定的教育科普價值。不過,從前兩集來看,在「真實性和戲劇化」之間的尺度把握還需要更準確。
演員陣容上,有經典劇《重案六組2》的王茜、丁志誠這兩位熟悉的演員,但觀眾對他們的表現有爭議。有的表示喜歡實力派演繹,「有當年重案六組的感覺,節奏快,不拖泥帶水直接入戲」。但也有觀眾感到有些失望,認為王茜和丁志誠演戲味道不如以前。郭曉東則被指表演「用力過猛」,「像演話劇一樣,有些尷尬」。
《怒晴湘西》聚焦探險
潘粵明處理人物細節獲好評
《怒晴湘西》已經在騰訊視頻上線,該劇獲得了8.4的網絡評分,口碑極佳。在網友和書粉們看來,該劇勝在高度還原原著,因而深得喜歡原著的觀眾的心。而且演員表演到位,準確塑造了各具魅力的人物。作為探險類型的劇集,同時受到了男、女觀眾的喜歡。
該劇將時間背景定位在胡八一和shirley楊的祖輩年代,講述的是民國年間,卸嶺和搬山兩派的魁首陳玉樓、「鷓鴣哨」帶領一幫弟兄共同探秘湘西瓶山的傳奇故事。劇集一開篇,就建立了一個充滿傳奇、懸疑的世界,將文字上的想像成功轉化為視覺奇觀,並通過貼合原著的服裝、化妝和道具讓觀眾立即入戲。許多書粉表示很興奮,「開頭很棒,有電影的質感、逼真的特效以及張弛有度的畫面,引用臺詞最大限度地還原原著,臉部特寫細節樸實。」
潘粵明在《白夜追兇》之後,再次通過該劇展示了強大的塑造人物的能力。陳玉樓得眾人尊崇,卻唯獨不被父親理解。天生一雙夜眼,可暗中視物,善用「聞」的方法分辨何處藏著寶物,但是武術功底一般。這個人物特點鮮明,潘粵明在處理人物時有很多細節獲得好評,身上既有權威、老成、不羈的氣息,又有一些可愛的孩子氣,比原著少了幾分草莽氣息,經過他的演繹,陳玉樓不再是扁平化的,而是有血有肉、活靈活現,他有才華、有野心卻也不失赤子之心。
「鷓鴣哨」領銜的搬山一派以「術」聞名,槍法神準,膽識過人,為人慷慨俠義,承擔著振興重任。演員高偉光擺脫了之前「東華帝君」的驚人美貌,扮相上粗獷、江湖氣重,再次擁有了一個代表角色。
兩大門派雖然長期互不往來,但這次聯手,陳玉樓和「鷓鴣哨」必將有更多互動。「鷓鴣哨」和紅姑娘(辛芷蕾飾)之間的感情戲也會不少,崑崙和花靈之間充滿萌點的CP更讓女性觀眾感覺很甜。探險題材本是男性觀眾更中意的,這些人物關係的處理卻為該劇俘獲了一批女觀眾。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芃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