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校園生活新化四中(夢境重回婁底完小)
2023-05-18 02:30:27 1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一場疫情,讓無數個原本充滿活力的學校成了空前寂靜的地方。
今年孩子們的寒假長的史無前例,到現在,大部分孩子們真的是很想回學校去上課了!
我也想。雖然己是夢!
瞧瞧,這是夢裡的我。
我夢中的婁底完小,是一個寺廟,走進學校大門,一棵參天大樹映入眼帘,應該是有年頭了,樹上掛著一口用作上下課鈴聲的古鐘,有點像電影"地道戰"裡的那口大鐵鐘。
班長友勝說,校長謝月初,高高的個子,大嘴巴,直鼻梁,兩條濃濃眉毛下的一雙小眼睛挺有神。
凌雲心細,她保存了一張珍貴的照片,是1963年六一兒童節那天,謝校長、教導主任、十二中隊輔導員帶著我們一起照的。
照片中的同學有裴秀英、胡秀玲、秦雪衡、李保平、高偉、劉吉勳、張喜林、吳凌雲和我(一排右一)。
朱小芽和潘志軍怎麼沒來照相?
還有我們的班長、勞動委員、中隊長薛友勝和妹妹薛友蓮,為什麼也沒來照相?百思不得其解。
婁底完小的大部分孩子是鎮上或鎮郊的,當時,我們這些說普通話的孩子,在學校為數不多,也許是少,或許是比較聰明,我們特別現眼,也倍受老師們的寵愛,尤其是我們十二中隊43班。
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總是少不了我們。
有一次,我們班舉辦了一場死難烈士詩歌朗誦會,校長和很多老師也都前來觀摩,我在會上朗誦的是蔡夢慰烈士的《黑牢詩篇》中的片段,吳凌雲朗誦的是葉挺將軍的囚歌。
臺上的同學流著熱淚朗誦,臺下的老師和同學含著熱淚傾聽。
凌雲說,在一次講故事比賽中,她講的是32111鑽井隊的故事,還得了二等獎,獎品是一支毛筆字和一個小字本。
我還記得我們演過一個小節目,名叫:豬兒囉囉。
節目的開場白:毛主席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作為,二娃子就是其中的一個,請看歌舞表演,豬兒囉囉!
"二娃子,聽說你家的豬養的好?"
"誰說的?"
這時音樂響起,扮演二娃子的大隊長喜林舉著一個小鞭子出場了,隨後我們幾個小女生,也一起跑上臺來。
演出很成功,功勞源於生活。老話不是說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嘛!
我們雖然吃過豬肉,但是,還真沒見過豬,更不知道豬是怎麼餵大的,為了弄個明白,我們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嘿嘿,其實就是找個由頭去串門。
那時,班裡不少的同學,家就在學校附近住,一個女生帶我們去了她家。
走進土圍的小院,我看到左邊有幾席菜地,分別長著小蔥和開著紫色喇叭花的空心菜。
右手邊有兩棵不高的小樹,枝枝杈杈綠綠蔥蔥,茂密的葉子裡,露出星星點點的紅色小果,小芽說那是楊梅樹。
幾間草頂、泥坯牆的房後有一個小草蓬子,用土磚砌的牆有兩尺高,裡面養著一頭豬。
喜林緊跑幾步,一手撐在牆頭,一手用小竹竿照著豬脊背上就是一下,正在憨睡的豬兒猛的驚醒,鼻子裡發出哼哼的聲音,擁到土牆前,眼睛裡流露出渴望和信賴的目光,我想,它一定以為我們是來餵它食的。
長大後,我讀王小波寫他下放餵豬的文章,腦海裡立馬就會湧現這個場景。
觀摩之後,我們沒忘了跑到那兩棵楊梅樹下,捎帶腳兒摘了幾多己然熟透了的楊梅,那酸甜爽爆的味道實在是太醉人了。
凌雲說:我們的表演隊叫紅領巾歌舞劇團。怎麼樣,名字足夠響亮吧!
在學生們眼裡,女老師都是很美的,尤其是我們的班主任,上她的課,我最喜歡盯著她那瓜子臉上一對大而深邃會說話的亮眼睛發呆。
同學們一致認為她是全校最美的一位女老師,她叫陳慶君,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如果陳老師還健在,也得是快八十歲的人了。
我們唱歌的教室,像一個過道似的,有一面沒有牆,可以看到校外面的土坡,教室裡擺放著很多排長長的小矮凳,沒有桌子,每次老師都是展開一張大大的白紙掛在牆上,上面有用毛筆抄好的歌譜和歌詞,老師一手用一根細棍點著歌譜,一手打著節拍,一句一句不耐其煩地教我們學唱。
我們教室窗外有一片竹林,據說,毛竹在五年前,長得非常慢,但五年後雨季到來的時候,它就開始以很快的速度竄著長。
這一奇觀,讓志軍巧遇上了。
他說,那天,大家都在認真聽老師講課,他開小差了,原因是他看到教室窗外的毛竹,以想不到的生長速度在悄悄拔高,這讓他著了迷。
我們教室的窗戶是木質小框格結構,冬天來臨前,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用一種棉紙粘貼上,保溫還亮,春天到了再把棉紙撕開,窗外的一切就又可以看到了。
他就是以每小格窗框為基準,看著竹子一點點向上瘋長,他說毛竹長的好快呀,眼看著它從第一個窗格長過第二個,第三個?一節課下來,長不到1尺也有半尺高,下課後,他跑到竹林,想看個究竟,居然還聽到了竹節生長的聲音。
夢,醒了。
但婁底完小那個上下課敲起的鐵鐘聲,仍縈繞在我的耳邊,響個不停……
2020年六一兒童節隨想
作者:吉英
責編:嚴京平《白浪情》
來源:新華號 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