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成鬥戰勝佛後的實力怎麼樣(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
2023-05-09 13:12:31 1
孫悟空乃天地所生,是難得一見的修煉奇才。可孫悟空身軀鄙陋,唯有菩提祖師獨具慧眼,破格將他收到了門下。只要孫悟空穩紮穩打,他日必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大能者。
然而在方寸山的第十個年頭,孫悟空卻因為賣弄神通被菩提祖師趕出了方寸山。隨後孫悟空搶奪金箍棒、塗抹生死簿,最後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
孫悟空罪大惡極,原是一個被判了無期徒刑的囚犯。不知是巧合還是如來有意為之,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第五百年之際,如來竟開啟了西天取經計劃。
面對觀音提出的招安條件,孫悟空滿心歡喜的答應了。不過,那時觀音菩薩給孫悟空開出的條件極其有限,只是讓孫悟空護送取經人到靈山取經,至於取完經之後孫悟空要去哪裡,能做什麼,觀音都是隻字未提。
但對孫悟空而言,只要能恢復自由之身,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很快,孫悟空等到了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取經人,並和豬八戒、沙僧、白龍馬一起踏上了漫漫取經之路。
孫悟空後來才發現,取經任務並非單純保護唐僧這麼簡單,除了要面對漫山遍野的妖魔鬼怪之外,孫悟空還要摒除和唐僧的分歧,和豬八戒、沙僧一起眾志成城,方能徒步走完十萬八千裡的取經之路。
然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孫悟空是個急性子,做起事來雷厲風行、火急火燎,而唐僧卻是個慢性子,無論幹什麼都是一板一眼、慢條斯理。為此,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多次和唐僧爆發衝突,也因為背黑鍋頻頻離隊。
尤其是在真假孫悟空這一難裡,六耳獼猴棒打唐僧,還搶走了取經必備的通關文牒。由於六耳獼猴和孫悟空如出一轍,因此唐僧等人一致將「槍口」對準了孫悟空。
幸好如來佛祖憑藉慧眼分辨出了六耳獼猴的本體,為孫悟空洗脫了罪名。然而孫悟空歷經此難變得心灰意冷,他央求如來念個松箍咒,好放自己回花果山還俗去。
如來是個閱歷豐富的老領導,他知道此時的孫悟空需要鼓勵,於是湊到孫悟空耳邊悄悄說了一句:「功成之後,汝亦坐蓮臺。」
有了佛祖的這句承諾,孫悟空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收起往日的狂躁暴戾,一心一意地跟著唐僧繼續西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了14年的風霜雪雨,孫悟空成功地將唐僧送到了雷音寺,自己也被如來封為了鬥戰勝佛。
縱觀孫悟空的取經之路,他一路斬妖除魔,無疑是取經隊伍的急先鋒。而歷經重重磨難的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是靈山為數不多的諸佛之一,是不是還要繼續戰鬥,否則怎會有一個「鬥戰勝佛」的稱號?
不少讀者認為,鬥戰勝佛就是西天的戰鬥佛,是靈山的「雙花紅棍」。其實,「鬥戰勝佛」不能從字面上去理解,所謂「鬥戰勝」,是讓孫悟空繼續消除二心,在日後的修行中努力秉持不忘初心的狀態,從而戰勝一切私情邪欲,不再被心魔所擾。
的確,無論是被菩提祖師趕出方寸山,還是孫悟空揮舞金箍棒大鬧天宮,都是孫悟空的二心攪擾。如果孫悟空能初心如磐的話,他就不會遭受如此之多的磨難。
可見,「鬥戰勝佛」這個稱號不是讓孫悟空打打殺殺,也不是讓孫悟空封刀掛劍,而是讓成佛後的孫悟空繼續對心魔發起挑戰,唯有不斷戰勝自己,方能走在砥礪前行的路上。
不僅孫悟空,任何人都要面對一個強大的對手,這個對手就是自己。
正是:生命不止、奮鬥不息,這才是「鬥戰勝佛」的真正含義。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