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8個月育兒記錄(自驅型成長育兒記錄)
2023-05-23 11:38:28
分享孩子的幾個小故事。
其一:兩周前孩子給我說,下學期有很大的機會當學習委員,因為根據班主任老師定的評分機制,他目前很靠前。其中一本詩歌的書,已經背了100多首了,計劃這學期全部背完,再提高一下積分。
我當時很驚訝,一是學習委員這個目標,二是主動背詩的數量。因為在過去的一、兩年裡,我和孩子媽媽曾反覆督促孩子早晨起床朗讀、背詩,過程極為痛苦且收效甚微。我感覺這可能是因為孩子被學習委員這個角色帶來的榮譽刺激到了。
其二:孩子媽媽很早前買了一整套小學奧數練習冊,之前斷斷續續寫了點。這學期我重點關注了下,也是每天提醒督促孩子做,做錯或不會的我來教。實際情況是一周最多做一次,不會的問題從來不問。上周我跟孩子溝通了下,如果他實在不想做奧數,那就不做了,他自己拿個主意。第二天孩子給我說,他決定暫時不做了。
這樣過了一周,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媽媽問孩子為啥數學作業老做錯,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孩子說以後要仔細檢查。媽媽說我們現在是討論減少數學出錯的情況,如果仔細檢查還出錯,我建議錯一題做一頁奧數題或者做一項家務。經過一輪協商,孩子最後決定,如果錯一題就做家務,錯超過一題就做奧數,這個計劃先試行一周,到時候可以再調整。然後昨晚在去睡覺前,孩子把數學作業從書包裡拿出來,自己再檢查了一遍。
其三:還是昨天晚上,媽媽在抱怨孩子放學回來就跑外面玩,什麼學習的事情都沒幹,連興趣班的內容也沒練習。然後我們聊到什麼才是興趣愛好,以及怎麼培養。媽媽覺得,孩子自己決定花壓歲錢去報的興趣班肯定說明是興趣愛好,現在的問題是沒有堅持練習,所以要監督把習慣堅持下去。我覺得,興趣愛好是那種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去做的事情,也許孩子目前還沒找到興趣愛好。這一方面需要多經歷和嘗試,另一方面需要引導發現。
比如過年放鞭炮玩,會想到拿個塑料蓋子蓋在鞭炮上,看塑料蓋會被炸多高。這可能是每個小孩子都會想到的玩法,但是,如果有人可以引導孩子去想辦法讓塑料蓋往上飛很高很高,或許就培養了孩子對物理的愛好。
其四:今天早上,孩子上學前,特意去拿了把傘。我問他,為啥要帶傘,天氣預報不是多雲嗎?孩子說看到地上溼了,昨天晚上下雨了,白天可能也會下。孩子剛出門,又把傘拿回來了。我問怎麼不帶傘了?孩子說,剛抬頭看了下,遠處晴空萬裡。給孩子安排一天穿什麼衣服、帶不帶傘是個很小的決定。如果是之前,我會直接給孩子說,今天不下雨,不用帶傘。而今天,我只是問了問,然後給他說,帶不帶傘他自己決定。
《自驅型成長》解答了我的一些育兒的疑惑,比如培養孩子的什麼更重要,比如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應不應該強迫,比如父母的角色到底應該做什麼,比如如何看待孩子一下午無所事事。
培養孩子的掌控感
你的職責可不是要包辦你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幫他們學會怎麼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意味著,儘管我們應該為自家孩子提供引導、支持、教育、幫助和約束,但我們以及孩子本人更要一直心中有數——孩子的生活,那是人家自己的。
《自驅型成長》
沒有人可以強人所難,真正逼孩子做什麼
1. 你不能讓你的孩子違背他自己的意願去行事。
2. 你不能讓你的孩子想要他們本不想要的東西。
3. 你不能讓你的孩子不想要他們本想要的東西。
4. 讓他們想要他們想要的東西,不想要他們不想要的東西,至少在當下沒什麼不好。
《自驅型成長》
父母的角色定位
父母是孩子的顧問,是孩子的依靠和榜樣。父母提供溫暖的家庭環境。
白日夢或許能孕育出創造力
當你處於心智漫步的模式,而不是以任務為中心的模式時,更有可能激發對事物的洞見。只有當我們讓自己的心智漫步起來時,我們才能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事物之間建立意想不到的聯繫。而這恰恰可以幫你解決那些以前似乎沒法解決的問題。
《自驅型成長》
孩子培養的目標
我們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培養一個順從的孩子,而是為了培養出能夠理解在生活中如何正確行動和理性交流的孩子。
《自驅型成長》
最後,就像書上說的,育兒本就不易,教育父母更難,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