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不宜做的事情(二月二龍抬頭老傳統要牢記)
2023-05-23 22:11:45 2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自古以來,龍都是吉祥的象徵,它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凡是和龍沾邊的都有好的寓意,二月二龍抬頭,是大吉之日,而且又剛好是春天陽氣生發、萬物生長的時候,在這一天,傳統習俗非常多,敬龍祈雨、放生都是主要的活動,以求一年吉祥豐收,甚至民間還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納祥轉運的日子。
既然是大吉之日,那麼二月二龍抬頭流傳下來了哪些習俗呢?老傳統要牢記:3不動、4要做、6要吃,今年起好頭。這些都是圍繞,習俗來展開的,到底啥是「3不動、4要做、6要吃」呢?我們不妨接著往下看。
3不動:不動石磨、不動針線、不動水桶不動石磨,主要是為了不傷害龍,因為龍是吉祥的象徵,如果驚擾到龍的話,那麼就會出現不好的事情,比如天災,乾旱等等。不動石磨,是因為磨會砸到龍頭,不吉利,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就是這個道理。
不動針線,因為是龍抬頭,家中在這一天也要忌諱,不能動針線,因為怕傷到龍眼,招災惹禍,所以這一天,家庭主婦都不要縫衣補衣。
不動水桶,水桶主要是用來挑水,如果動水桶,說明是要去挑水,如果挑水,會驚擾龍的行動,招致旱災之年,所以這一天要不動水桶。
理髮,正月不理髮,二月二理髮謂之「剃龍頭」,這預示著一年有好的開始,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這個習俗都有,目的是在新的一年當中,能起好頭。
圍糧囤,俗語「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具體的做法是在自家的院子裡用草木灰圍一個大大的「糧囤」,它寓意著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引錢龍,明代沈榜在《宛署雜記》中記載:「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具體的做法,用灶灰在地面上畫一條龍,這便是「引錢龍」,當然撒灰也是十分講究的,比如灰多選用草木灰,其次路線從門外,再到廚房、水缸。
敲房梁,在東北的部分地區,二月二早晨,要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保佑一方平安,此外還有一個說法,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蠍等毒蟲,毋使為害。
煎餅,民謠「二月二,雨水流,攤的煎餅搭牆頭」,吃煎餅也謂之龍鱗餅,在這一天吃煎餅,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願望。
豬頭肉,北方祭祀的時候,會用豬頭來祭祀,並且會吃豬頭肉,二月二吃豬頭,有討鴻運當頭的彩頭之意,如今人雖然不用豬頭祭祀,但是吃豬頭肉已經形成了一個傳統。也是為了應和「龍抬頭」,希望一年裡運勢抬頭,吉祥如意。
麵條,北京地區,有吃麵條的習俗,麵條謂之「龍鬚」,吃麵條叫吃「龍鬚」,一般就和炸醬麵一樣,炒好的黃豆醬,搭配著黃瓜絲豆芽韭菜頭,寓意吉祥。
水餃,這也是北方人二月二的一個習俗,吃水餃謂之吃「龍耳」,餃子餡料沒有固定,一般按照每家自己的喜好來,多是韭菜餡或者是薺菜餡,吃了龍耳一整年順風順水。
糖豆,北方的農村,有諺語: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說法,吃糖豆,象徵著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煎燜子,在以前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日,幾乎家家煮煎而食之,它是天津地區的特色小吃,用的是綠豆澱粉做的,吃在嘴裡酸、香、辣、鹹,這個煎燜子內軟嫩涼爽,滑潤可口,尤其美味。
明日就是二月二龍抬頭了,老傳統要牢記:3不動、4做、6要吃,今年起好頭,其中3不動是不動石磨、不動針線、不動水桶;4做是理髮、圍糧囤、引錢龍、敲房梁;6要吃是指吃煎餅、吃豬頭肉、吃麵條、吃水餃、吃糖豆、吃煎燜子。
朋友們,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你們當地還有什麼風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