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散養長得快還是圈養長得快(為啥超市賣的雞幾乎全是母雞)
2023-05-14 14:16:52 4
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超市裡賣的肉雞基本上都是母雞,公雞卻很少?要知道雞是由雞蛋孵化出來的,一般來說一窩雞蛋孵化出來的小雞,公雞和母雞的比例是1:1,那麼為什麼市面上就很少出售公雞呢?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雞的價格很便宜,目前肉雞的價格每公斤不到8元錢,相比雞、魚、牛、羊肉要便宜得多,不管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甚至在經濟狀況更差的地區,雞肉都是中低收入人群補充蛋白質最方便地選擇。
因此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養雞的平攤成本較低,因此造成了肉雞價格就沒那麼高,那為何養雞的平攤成本費比較低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養雞可以通過產蛋平攤成本,要知道一隻雞每天至少產一個蛋。
目前在眾多動物蛋中,最受世界各國認可的還是雞蛋,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年裡,全球雞蛋產量增長接近25%,截至2018年,全球雞蛋年產量已經達到7680萬噸。其中,中國是全球雞蛋產量第一的國家,2018年中國雞蛋產量超過4.6千億顆。全球雞蛋年產量已經超過1.3萬億顆。
而最愛吃雞蛋的是墨西哥人,平均每人一年吃掉368顆雞蛋,日本排名第二,人均一年吃337顆雞蛋,中國人排名第三,年均吃掉285顆雞蛋。
各國對於雞蛋的需求如此之大,那麼到底要多少雞生蛋,才能達到萬億產量呢?
一般來說,一隻成年母雞每年最高生下300個蛋,考慮到母雞產蛋高峰期只有10個月,以此進行計算,要想達到千億雞蛋產量,需要大概70億隻母雞才能完成。並且這70億隻母雞並不能一直生蛋,只要產蛋高峰期一過,雞場就需要出售肉雞,再次孵化蛋雞。
那麼問題又來了,雞蛋孵化公雞和母雞的比例通常是1:1,孵化周期一般是21天左右,以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判定一隻雞蛋孵化出小雞的性別,因此換而言之要想孵出70億隻母雞,也必須伴隨著70億隻公雞。
那麼,那些孵化出來的小公雞都去哪了呢?
實際上,有些養雞場會留下部分小公雞用作配種,而剩下的大部分小公雞都被直接進行撲殺處理。撲殺處理的方式也有好幾種,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將小公雞切碎,然後將其丟進高速研磨機。
在研磨機的末端,是高速轉動的攪拌刀,小雞在掉進去後立馬被攪拌刀絞成肉泥,這也意味著每年大概有70億左右的小公雞,在別辨別出性別後,就將被丟入研磨機結束生命。
估計不少人都感到疑惑,這些小公司明明可以做肉雞,為啥還要進行撲殺處理呢?
原因就是,從養殖戶乃至養殖場的角度來看,養公雞並不划算,賣的肉價格並不高,吃的糧食確實跟母雞一樣的,母雞吃飼料的同時還可以生蛋,公雞卻無法生蛋。
要知道,蛋雞和肉雞是完全不同的,而小公雞要想培養成肉雞飼養成本可不便宜,一噸雞飼料現在的市場售價達到3000元左右,小公雞多活一天都是錢,並且和肉雞相比,小公雞的肉質更老,在市場並不受歡迎。而這些被絞碎的小公雞,都被生產為貓和狗等動物飼料,在市場的銷售價格並不便宜。
也有人認為小公雞撲殺這種行為過於殘忍,因此提出為啥不能事先區分受精蛋的性別的問題。
事實上,通過現代科技,雞蛋受精後馬上就可以區分性別,但這種辨別方式成本過高,一旦大規模推廣,就會推高肉雞和雞蛋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