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冷暖飲者自知(水之美德甘居人下)
2023-05-14 19:54:20 3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出自《道德經》第八章。
老子告訴我們水就是代表了僅次於道的一種精神,而且水是人人都看得見,摸得著,與我們息息相關。
那老子為什麼說水近乎於道,讓我們學習水的性德呢?
01
甘居人下
俗話說:「人往生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也許你會覺得甘居下遊的水是不求上進,而我們人類力爭上遊勇猛精進才是聰明之舉。
恰恰相反,當人往高處走時,一把持不住自己,很容易就被名利包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最後就是自作自受。
而甘居人下的水,處眾人之所惡,向低處流,當然,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數。
物慾橫流,唯利是從的社會風氣,人人的觀念都是「一切向錢看」。以義為利的人不但不能被世人所唱頌,反而被人嗤笑之。
老子就說,不笑不足以為道。其實這話只不過是老子為其圓場而已。
02
隨方就圓
水能調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你把它放到圓形的容器裡它就成了圓形,而把它放到一個方的容器裡它就變成了方形。
隨方就圓,那不是叫我們做人要圓滑嗎?不能混為一談,前提是要有原則。
曾國藩剛出道時,見到啥不平事都要噴兩句的「小憤青」。到後來復出時正直又不乏圓通、清廉。
曾國藩能成為曾國藩,靠的不是道德勇氣,而是學會了在官場上守住原則而又能做到隨方就圓的功夫。
03
善養萬物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不與萬物爭,處眾人之所惡,你不願去的地方,只有你有需要它就會去,毫無怨言,水它大公無私,利於萬物而不求任何回報。也許你會說我每個月都要交水費呀!
人利用水來收費,那是人的事,與水無關。
老子還道出水的七個優點: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就是水一直都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心善淵,是告訴我們人要心胸寬廣,不要太計較。憑良心去做事,同時也不要過於張揚。水養活了很多很多的生物,從來都不會說,你們都是靠我來養活的,沒我你們還活得了嗎?它從來不會這麼說。
與善仁,水它沒有分別,一視同仁,同等看待,但你浪費水就會自作自受。
言善信,水它默默的為萬物付出。只管做。
正善治,水是很公正的,而且它為了讓水活起來,它會努力保持它的生化機能,進而去滋養萬物。
事善能,水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它可以清洗汙垢,滋養萬物,它可以灌溉農田,它可以水力發電,但是它所做的都是徹底的奉獻。從不圖回報。
動善時,每個季節水都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有用過井水的人就知道,有冬暖夏涼的說法,而且到了冬天它也會結冰,那為什麼要結冰?就是為了來年出現缺水時有水供應給萬物。
夫唯不爭,故無尤。
因為它不爭,所以就不會怨天尤人了。
信也好,治也好,能也好,時也好,什麼都是好的,但一爭就沒有價值了。
所以我們要向水學習,退一步海闊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