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屏幕技術哪個最好(大陸屏幕廠用了20年)
2023-05-14 10:39:20 3
近日,知名分析機構TrendForce發布報告稱,預計2023 年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達 2.64 億片,同比減少 2.8%。
而在屏幕廠商中,中國大陸三大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和惠科 2023 年仍是 LCD 電視面板出貨量前三。而中國大陸的廠商合計份額將佔到70.4%。
而臺系廠商的份額約為20%,韓系廠商中三星不再生產LCD,只有LGD份額約為4.6%,然後日系夏普的份額約為6%。
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相信大家是懂的,那就是中國屏幕廠商,在LCD領域,努力了20年,終於打敗了所有對手,將日系、韓系、臺系廠商都踩在了腳下。
相20多年前,國內的液晶面板產業技術上一窮二白,產能更是低到可憐,連參與遊戲的資格都沒有,95%以上靠進口,當時還有「缺芯少屏」的說法。
後來京東方等廠商,花了二十年時間,投入了上千億的費用,才有了今天LCD壟斷全球的局面。
不過,目前一個關於面板產業新的行業共識正在誕生:經歷了三十年的行業混戰,LCD技術走向了尾聲,正在被OLED等技術取代。
所以有人表示,別看當前在中國大陸廠商在LCD屏上,大勝而歸,但其實也是慘勝如敗,因為在新的的OLED面板領域,LG壟斷了大尺寸面板,三星壟斷了小尺寸高端面板,韓國人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中國大陸廠商,更像是花了20多年,投入了上千億獎金,最後換來了一個快要過時的技術。
說真的,表面上來看,LCD產業確實是要被新技術淘汰掉了,比如OLED、MiniLED、MicroLED,還有雷射技術等。像目前三星退出LCD領域,專注於OLED,而LGD也在慢慢淘汰LCD產品線,全面發力OLED屏。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LCD屏的基礎,能夠直接進入OLED屏麼?不可能的,萬丈高樓從地起啊,必須這麼一步一步的來。
其次,如果國內沒有LCD技術,那麼需要長期從國外進口,花費的成本將仐巨大的,遠不是千億的投入可以解決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屏幕全部要靠進口,那麼那些需要屏幕的設備,全部被國外的屏幕廠商卡脖子,比如電視、手機、顯示器等等。
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LCD產能,然後手機、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都隨著LCD屏崛起,這些產業他們是相互關聯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所以,中國的LCD產業,不存在什麼用了20年,上千億元,換來了一個快過時的LCD技術這種說法,國產LCD屏的崛起,換來了眾多其它產業的崛起,這就是大成功。
另外眾多技術時刻迭代的產業,演進路徑其實都是這樣的,而屏幕廠商們,只有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的努力,才能不會掉隊,這也是屏幕產業競爭的殘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