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融合無形殘香(合香還可以這麼玩)
2023-05-05 10:28:29 1
明萬曆九年(158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攜帶鼻煙、自鳴鐘、萬國圖等貢禮,進行傳教活動,後進貢給皇帝,但從現存明代宮廷檔案「利瑪竇所獻方物」的名單中未見鼻煙的記載。剛傳入時中文稱為稱「士拿乎」、「士那富」、「西臘」、「布露輝盧」、「科倫士拿乎」等,均為外來語譯音。到了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根據鼻煙是用鼻子來聞的特點,把「士那乎」命名為「鼻煙」,至此,鼻煙開始有了中國名字。鼻煙傳入宮中後,隨著皇帝賞賜給大臣們鼻煙以及鼻煙壺,開始向上層社會流入。
利瑪竇
提到利瑪竇,不得不提著名西學先驅,明代著名的科學家,李之藻。
李之藻協助傳教士利瑪竇刊刻《坤輿萬國全圖》,使中國人第一次看見了以天朝為中心的完整世界地圖,大航海時代的崛起,極大的促進了香料貿易的繁榮。
關於香料貿易史我們以後慢慢聊。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七:「 呂宋國所產菸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絲薰,餘既詳之前卷。近京師又有制為鼻煙者,雲可明目,尤有闢疫之功。」《紅樓夢》第五二回:「 寶玉 使命 麝月 ,取鼻煙來,給他聞些,痛打幾個嚏噴,就通快了。」茅盾《子夜》十:「 杜竹齋 兩個鼻孔裡都吸滿了鼻煙,正閉了眼睛,張大著嘴,等候打噴嚏。」
其中《本草綱目拾遺》有關於鼻煙的記載︰"廣大新書有造鼻煙法:香白芷二分、北細辛八分,焙乾,豬牙皂角二分,焙乾研,薄荷二分、冰片三釐、乾菸絲為君,乾絲一錢,必配福煙六七分許,上藥各為細末,酌量配合,不必拘分兩,以色如棕色者佳。"
鼻煙壺
我們常用的白鼻煙的藥材是很常見的,比如桂花,綠茶,白芷,薄荷,冰片,麝香等等,研磨成粉,經過幾個月的發酵,便可,白鼻煙區別於鼻煙,在於沒有菸絲和福煙(鴉片)的成分,雖然國內主流的白鼻煙是鼻煙中的小眾。
國外的鼻煙大多用浸泡過精油或者香料的菸草,充分發酵後再研磨,鼻煙的氣味有層次特點,也有葡萄糖結晶配些精油調和氣味的白鼻煙,氣味也很不錯。
德國吸鼻煙大賽
在蒸餾技術早就出現的中國,老祖宗們仍舊崇尚用天然的香材發掘氣味產物。
有興趣自己製作白鼻煙的香友,可以準備自己喜歡的香材,將粉末研磨120目,放置在陶罐中發酵,具體的製作方法在合香群中分享,歡迎留言申請入群,想嘗試白鼻煙的香友可以留言。在製作過程中有疑問或問題歡迎留言。
白鼻煙,香膏香丸或者精油都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拿出來聞香,很方便,擰開漂亮的鼻煙瓶細嗅,也很有腔調。
傳統工藝的白鼻煙製作,經歷發酵變化,氣味偏涼,穿透力強,普遍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這種提升醒腦的氣味,包含了鼻通的些許功能,除了嘗試中草藥的方法外,香友們也可以自作鼻通或者鼻通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