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祖屋在哪裡(家鄉的祖屋)
2023-05-05 06:12:44 1
家鄉的祖屋在哪裡?家鄉的祖屋家是心靈的港灣愛的起點,家鄉是誕生的地方,祖屋則是風雨同舟的棲息所在,這一切充滿了童真童趣和美好記憶揮之不去我的家在川中淺丘靠318線的深溝不算偏僻的地方,山水相連矮坡縱橫足有九個,門前小河四季流淌,攔河堰上跳登子、矮平橋、石拱橋三四座,一派祥和安寧的小村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家鄉的祖屋在哪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家鄉的祖屋在哪裡
家鄉的祖屋
家是心靈的港灣愛的起點,家鄉是誕生的地方,祖屋則是風雨同舟的棲息所在,這一切充滿了童真童趣和美好記憶揮之不去。我的家在川中淺丘靠318線的深溝不算偏僻的地方,山水相連矮坡縱橫足有九個,門前小河四季流淌,攔河堰上跳登子、矮平橋、石拱橋三四座,一派祥和安寧的小村莊。
祖輩是自耕農,三間一偏的祖屋承載了兩代人繁衍生息幾十年,至解放初期,父親倒插門撐起不算寬裕的家。在小社改大社,土地收歸集體成立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大躍進夥食團及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外祖父母和大哥相繼殞命的悲慘遭遇,在祖屋告別並作為歷史見證。大社改小社解散夥食團分戶承包土地耕種,在山花凼接一間草房作牛圈,泥巴築牆半人高,春天萬物復甦蜂飛蝶舞,有「地雷蜂」鑽泥牆打洞,用竹籤一通,玻璃瓶口對接蜂洞,鑽進瓶子的蜂子用棉球塞住,成為童年一種愛好年復一年。
兄妹逐漸長大,祖屋已經容納不下原有的床鋪,在外做石匠活的父親決定再修三間瓦房居住。一切建材自己動手,木料山幹砍伐陰乾改料在一早一晚進行;去唐家大坡掏蓋山打石頭作柱頭磉磴坭壁裝板;再在菜園土起泥和水辦磚,撲地磚盒用弓上下一割,中間一弓划進,退盒兩塊泥磚坯成型晾曬至幹透,茅傘遮蓋;選擇泥腳較深的冬水田「碾子田」放水起泥,用撮箕擔到院壩堆起,待翻春逐層踩泥和熟,請泥瓦匠做瓦坯,泥刮子推一塊熟泥圍瓦桶一圈,泥掌子旋轉趕去氣泡眼,縫接平實,退桶成型瓦坯,待幹透輕拍瓦桶坯,四匹瓦坯做成;磚瓦坯準備就緒,柴禾蓄上兩年,開始燒窯的工序,窯堂掏好,下面七層碼磚,留出火眼,上面四層圈瓦,留出空隙透火,灶洞架柴點火由小到大直至猛火,全由燒窯師傅掌控,一天一夜對時畢窯,瓦上面覆蓋一層泥土倒水浸透,窯口柴洞灰洞密封,三天後放水開洞,七天後出窯,青磚青瓦做成。
一應建材前後準備了六、七年,總算萬事齊備,在送了兩頭肥豬返回一個整豬肉的1975年寒冬,道士看好座向朝向的空地,與老屋「丁字形」破土動工修房造屋。這年冬天特別寒冷,早早下起了鋪蓋雪,水田泠冰鵝鴨不敢下去,拆開的牆壁寒風呼嘯,凍得夜不能寐小人手腳長起了凍瘡。新年新春新屋落成,堂屋中梁的「紫微高照」令人特別喜氣,花去六百元錢的新房裡團年其樂融融。
弟兄姊妹相繼長大成人陸續離家,母親因風溼關節炎過早離世,老家剩下老父孑然一身居住,故土難離怎麼規勸也不願意居住城市,總說這裡才是根。鬥轉星移祖屋四十年承受風雨飄搖,年久失修有點搖搖欲墜,正當回歸自然時興到農村去,城市拓展圈進了規劃區內,保持原樣不準撼動宅基地,破損的祖屋開始坍塌天通地漏。老父常常長籲短嘆祖屋無法翻新的悲涼油然而生,偶爾回家看望憨父,望著塌陷的屋脊和偏角頓生愧疚,這畢竟是夢開始的地方,一家團圓樂融融仿佛就在眼前,如今殘垣斷壁不堪入目。看鄰居家小洋樓窗明几淨,守著家鄉謀求發展,相比較反而覺得自行慚愧,祖屋啊祖屋,是誰把你拋棄讓你千瘡百孔,又是誰讓你飽受風霜支離破碎?是無能還是不肖,誰知道?
老家小河依舊青山更綠,蒿草林立更加蒼翠,祖屋卻不是舊模樣,殘缺破敗不堪,門可羅雀的悽涼感不堪回首那歡聲笑語的甜蜜時光,不知悲從何來且耿耿於懷,可惜時光不會倒流,想把祖屋端正的奢望何時才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