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20首短的(兩分鐘就能背過一首新詩)
2023-04-30 16:36:53 3
關注我們(憶維度)可以學到更多關於中小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
本號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過如何利用圖像法實現快速記憶,今天我們在前文的基礎上繼續講如何靈活運用圖像記憶法快速地背誦一首新詩的。
一、用諧音法、代替法通過聯想法將要記憶的內容轉化為圖像。比如我們要記憶「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讀完以後有什麼感覺嗎?我們可以通過諧音這樣來讀:嫁給那美女,心鐵嫌錢輕,統共一百金。一邊背一邊在腦子裡想像著畫面。
二、對應聯想法。就是在只有唯一對應關係的兩個記憶對象之間進行聯想,使雙方形成緊密的對應關係,以達到提起一方就能馬上想起另一方的記憶目的,例如提起中國的首都想起的必然就是北京。對於這些對應關係明確的記憶內容,我們就可在問題和答案之間直接進行聯想,這樣在以後見到問題時回想一下聯想就可想起答案了。例如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因為最長的河流要流經很多地方,所以會帶走很多的泥和螺。);最小的洋是北冰洋(baby洋 貝比洋)。這樣是不是就好記了。
三、串聯聯想法。把要記憶的相對比較複雜的若干項內容串起來,用故事來進行聯結,從而可以提一個想出一串。例如記憶陶淵明的主要著作:《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飲酒》。可以這樣記:陶淵明去桃花源捉烏龜,但到了以後發現沒有烏龜了,然後嘆息:龜去來遲啊!只好回家飲酒去。
四、簡化法。在掌握了上面的諧音法、代替法、對應聯想法、串聯聯想法以後,我們可以靈活的結合各種方法,然後化繁為簡來記憶詩詞。即:從要記憶的詩詞中,每句詩裡抽取一個字(最好是第一個字),然後把抽取出來的字簡化成一個句子,簡化的句子要好讀易記、儘可能圖像化、跟詩詞內容越貼近越好。其實就是讓它提示幫助我們回想關鍵詞。
還記得這首憶江南嗎?我們來簡化一下——城池回家(或者城池春夢)整體想像在春天到來之際,主人翁王安石,站在江南的一座城樓上,(想像著他的站姿,手背在後面,捋著鬍鬚)遙看城的南邊和北邊,南北開滿了挑花,花瓣伴著春風飄落到池面的瞬間,池面的冰隨即就消逝了,水不見了,花瓣落到了,露出了沙;王安石看到這麼美好的景象,忍不住站到池子裡的沙子上面,回頭看著江南的春天更加美好,這個時候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飛回家去了!(強調一下:這裡詩中提取的關鍵字,不要顛倒順序,要不然回憶的時候順序也就顛倒了)。
好了,方法已經講完了,不過呢,今天我在下面留個作業讓大家練一下,看看學會了嗎,答案會在寫在下一篇文章中。
結尾彩蛋:今天的故事是權宜之計
東漢末年,軍閥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廢掉漢少帝,另立9歲的漢獻帝,竊居相位,權勢烜赫一時。董卓有一個部將名叫呂布,精通武藝。2人專橫跋扈,任意殺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騰。司徒王允見董卓禍害日深,曾幾次秘密召集幾個大臣商議誅殺董卓,然後用美人計策反呂布來殺死董卓。公元192年4月,漢獻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群臣。董卓命令呂布等帶領衛隊護衛。這時候,王允設下的伏兵,突然朝董卓衝殺過去,董卓從馬車上摜下來,大聲疾呼:「呂布在哪裡?「呂布怒喝一聲:「皇上下令誅殺你這個逆賊!「喊聲剛落,一戟將董卓刺死了 。董卓被殺死後,王允認為大患已除,天下太平,做事就不因時因事而採取變通辦法(原文是「不循權宜之計「),所以好多部下對他逐漸疏遠了。不久,董卓的舊部郭汜、李傕攻入長安(這時漢獻帝已西遷長安)殺死王允,趕走呂布。後來,郭汜、李傕又爭權奪利,互相火併起來,關中地區出現軍閥混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