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不得不殺楊修(曹操為什麼要殺楊修)
2023-04-23 09:15:32 2
楊修,那個曹植身邊的頂級幕僚,真的是因為幫助曹植對抗曹丕才被殺的?如果你真這麼想的話,那是因為你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忽略了楊修的身份,楊修可是正宗的世家大族,其父楊彪為太尉,屬於「三公」之一,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比曹阿瞞可是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曹操儘管號稱是曹參之後,但是那太遙遠幾乎不可考察,因此曹操的父親曹嵩、祖父曹騰才是可以追溯的,曹操只能說是庶族出身,而楊修則是漢魏名門弘農楊氏,弘農郡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華陰縣,楊氏屬於弘農郡的世族。始祖為西漢漢昭帝時期的丞相、司馬遷的女婿楊敞,到了楊敞的玄孫楊震,已經官居東漢太尉,號稱「關西孔子」,足以證明楊氏在關西之地的影響力之大,其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皆為太尉,如果說袁紹的袁氏家族是「四世三公」的話,那麼楊修的楊氏家族是「四世四公」,單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就算和袁氏相比,也不須多讓。
說楊修之前,我們先說下楊修的父親楊彪,因為他跟父親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麼,楊彪才是個歷經宦海沉浮,多次於生死之間徘徊,最終還能在八十二歲高齡壽終正寢的高人。看了楊彪的履歷,你會發現他把東漢政府的官職幾乎做了個遍,在最初做京兆尹的時候,就揭發了王甫貪汙腐敗致其被殺。董卓進京後,曾經想拉攏楊彪,甚至一度想殺了楊彪立威,但最後卻沒有那麼做,史書上說楊彪忠誠護主,在我看來,是因為他的名望影響讓董卓有所顧忌,如果他和袁紹學舉兵反董卓,恐怕也要和袁氏一門一樣被屠殺了。儘管楊彪位高,但並不權重,且沒有兵權,因此它的影響就很有限,只限於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因為他是世族治學出身,所以對平民百姓的影響力並不大,但在士人中卻擁有崇高的地位和號召力,而這批人則是曹操要倚重和安撫的。
為什麼說曹操要打擊世族名門,那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談根錯節,勢力影響遍布天下,是曹操一統天下的障礙。因為他們的出身自認為高貴,並不把庶族放在眼裡,而曹操恰恰是庶族出身,他所重用的將領也大多是庶族。具體的楊彪來看,楊彪的妻子是袁術之女,司徒袁安的曾孫女,由此可以看出,楊氏與袁氏之間的關係密切。這也是曹操控制漢獻帝後,立刻將楊彪下獄的原因,那個時候在群雄之中袁氏的實力最為強大,所以曹操最擔心的是楊氏與袁氏暗中勾結。曹操最初的想法是找個名義除掉楊彪,但最後他不僅沒有殺死楊彪,還把他放了出來,讓他改任太常,所以九卿之一的太常屬於皇帝的私寵,儘管地位崇高是九卿之首,但主要負責文化禮儀教育工作,對於曹操來講不會構成什麼威脅,而對於楊彪而言,這正是他的專長,因此他去做太常,對他而言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脩字德祖,好學,有俊才,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後漢書·楊震列傳》
楊修舉孝廉出身,而後做了郎中,最後成了丞相府的主簿。從這個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看出,有了父親的幫助,楊修的仕途一帆風順。因在丞相府做主簿的緣故,楊修與曹操的幾個兒子混得十分熟實,而才華橫溢、文思敏捷的曹植,更是與楊修志趣相投。曹操用來考核兒子的功課,對於楊修來說,不過是小意思。
及操自平漢中,欲因討劉備而不得進,欲守之又難為功,護軍不知進止何依。操於是出教,唯曰:「雞肋」而已。外曹莫能曉,脩獨曰:「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乃令外白稍嚴,操於此回師。脩之幾決,多有此類。——《後漢書·楊震列傳》
曹操在漢中與劉備對峙的時候,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攻擊又攻擊不進去,守又守不住。當時軍士問他今晚軍營的巡營口令是什麼時,他被隨口說了句「雞肋」,大家聽了都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曹操是什麼意思,只有楊修說「「雞肋這個東西,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我看來,明公是因為漢中的地方奪取太困難,不奪取又有點不甘心留給劉備,但是最終這樣的東西,肯定會被放棄,大家還是做好準備,準備撤兵回許都吧!」過了不久,曹操的大軍果然撤退了,於是大家紛紛誇讚,說楊修有先見之明。《三國演義》裡記載,因為這件事,曹操在軍前立斬楊修,但實際上在正史記載裡,楊修並沒有死,曹操儘管知道楊修猜中了自己撤軍的事情,但表面上並沒有動怒,似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且以袁術之甥,慮為後患,遂因事殺之。——《後漢書· 楊震列傳》
楊修是袁術的外甥,而袁術儘管被曹操稱為「冢中枯骨」,卻也是當時實力雄厚割據一方的諸侯,是曹操重視的對手,但這只是曹操殺楊修的一方面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秋,楊修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處死,從表面上看,第一個原因是楊修不斷地洩露天機,拆穿曹操的本意,第二結交諸侯,則是在世子之爭中結交曹植。但從根本上講,楊修和曹操是對立的,因為曹操重用庶族為自己所用,而楊修則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其父親楊彪我是儒者,屬於保守派,而曹操則是改革者,他勢力的不斷壯大,是建立在打擊世家大族的基礎之上的。曹植是個文人,不是個政治家,如果曹植繼位,必然被世家大族所脅迫,恐怕曹操創立的基業就會毀於一旦。楊修和曹植相比,並不完全是個文人,如果曹植繼位他必然要成為重要的輔政之臣,臣強君弱社稷必危。
「就讓我背上殺賢的罵名吧!你楊修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是最後一個。」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