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人個人價值(保險人需要賦能嗎)
2023-04-22 15:38:58 1
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不知道你所思所想、所苦所惱,遇到情況得自己處理,自己消化,尤其在很多人有社恐症的當下。
作為一名保險人(指保險從業者),常常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這是你在職場裡背好的H術所無法應對的尷尬局面。出門前信心滿滿,出門後遍體鱗傷是常態,自我療愈也應是常態。當技術無法應對的時候,就要學會沉澱自己,不要急於創富,學習反思,進而增強自己的從業信念。不論你準備得多麼充分,市場都有可能打你個措手不及。一旦沒有從業定力,你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選擇。
而這種懷疑常常會在自己心裡不斷地、潛移默化地發酵,沒有人知道你到底怎麼了,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而此時,大多數保險人常常不往好處去想,甚至會不知不覺站在客戶的立場來質疑自己,類似於產品不好、收益不夠高、客戶都沒錢、都在拖延等等,都是站錯立場的表現。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向醫生們學習,他們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勞燕分飛,還能坐在診室繼續面對痛苦與疾病,那得需要多麼強大的心理建設,這才是專業人士必備的心理素質。試想,每來一個病人,醫生都感同身受,完全站在病人和家屬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將會左右為難,失去決斷力。
所以,很多代理人的業餘表現並不僅僅反映在設計產品上、H術表達上、職業穿著上,而是反映在內心。如果指望著別人為自己賦能,未免太過不切實際。作為一名徒弟,同樣不能指望一定會碰上一個好師傅,看透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門檻難關,總是在關鍵時刻對自己伸出救贖之手。那樣的話,會很快離開這個行業,另謀職業。
我常跟我的學員們講,一定要努力成為一個不需要別人鼓勵的人。創業路上看似人多,其實彼此孤獨。那麼在保險這條路上,什麼人會成為你的拖累呢?
首先是你自己,然後可能就是你的家人,他們的一句「我也是為你好」,能把你打得稀碎。還有你的朋友,或許生怕你向他們推銷保險,而提前埋下伏筆。而真正支持你的可能就是你的父母——他們會支持你的一切決定,但他們只能為你操心,卻無法託起你的事業。在上述這麼多的角色裡邊,真正拍板的應當、也必須只能是你自己。
你該如何為自己賦能?
除了增強從業定力,就是認真學習、升級專業,並體會這份職業,把自己作為一名百姓,去觀察和設想幾十年以後,巨額保險金挽救家庭於水火,這種「預言未來」會使你無比興奮,不再執著於眼前的這點阻力。
不要總把「我要賺錢」放到心尖上,把客戶的未來利益置於首位,這會在你之後的言行、產品設計、經營服務上得到體現。真正被你徵服的角色的順序,可能恰好是顛倒過來的:客戶→朋友→家人。
能夠激發你、給你賦能的,恰恰是自己。我始終不相信,他人對你的激發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不是有句話說了嘛,「沒有人是被別人的理由說服的」。你得找到自己說服自己的理由——除了錢以外,還有哪些,這才是你從業的根本。無論經歷多少惡評、曲解,始終記住自己的理由,這才是在你困苦之時喚醒你的力量,其他的一切也許均是參考。@祺道館的保險哲學#保險#喜歡,請點讚/關注;不贊同,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