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最忌諱出門(今日驚蟄5個習俗)
2023-04-25 05:18:02
在今年的3月5日是為驚蟄,這個節氣在我國十分的重要,畢竟在古人來看,此節氣來臨後,萬物也會迎來復甦,此時的氣溫回升,各地將會迎來一片綠意自然,田間的野菜也會挨個生長出來,很多農民都會趁著這個機會,來到農田尋找那些野菜,將其採收回家裡,這樣也能很好的品嘗食用。當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昆蟲也會出現,農田裡的病蟲蟲卵也會大量的繁殖,對於莊稼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
在立春過後,各地的氣溫就會有一定的提升,不過此時受到寒潮的影響依舊比較大,各地也會時不時有雨雪降落,氣溫還比較低,不利於農業的生產行為,北方地區種植蔬菜的難度很大,需要用上大棚輔助才行。而在驚蟄後,各地的降雪量就會減少很多,此時的氣溫也會逐步的提升,南方地區的氣溫也會達到15℃以上,而華南最高氣溫更是在20℃以上。
當然驚蟄時大家別忘記了做這5件事,老農留下的傳統,遠離黴運,好運連連:
在老人來看,驚蟄時天氣還很乾燥,因此人在這個冷暖交替的環境裡也會時常有口渴的感覺,還有人動不動就滋生咳嗽。為此,民間則是有吃梨的習俗,可以將其煮水也可以蒸烤,還可以榨汁或者生吃,當然多吃上一些梨符合養生的理念。
其實這個習俗是有來源的,在洪武時期,長治縣有一個晉商渠家則是憑著梨和潞麻,從而將祁縣的紅棗、麻布換取而來,時間長了日子也算是富裕。到了雍正時,渠家14世渠百川要去走西口,在驚蟄時,他的父親將梨拿出來,對他說,先祖依靠賣梨有了富裕的身家,如今你要走西口,吃下梨讓你不會忘記祖上的榮耀。而渠百川沒多久就成了大富豪,其他人聽了後紛紛效仿,從而在民間興起,有著光宗耀祖之意。
「春雷一響,萬物復甦」,驚蟄正是由於天上雷神的原因,所以,在民間大家都要祭雷神,以表感謝。
因為驚蟄是百蟲甦醒,開始活動的時候,所以,要撒石灰進行驅蟲。在我國一些地方還會有打蟲子或者趕青蛙的習俗,寓意就是和毒蟲遠離,驅趕黴運。
驚蟄是萬物復甦春意萌動的好時節,代表著春天的真正開始。所以,這一天人們都在祈求好運來臨,黴運過去。在民間,人們做成小人,然後拿著拖鞋拍打,一邊拍打還一邊念念有詞,不同地方詞不一樣,都是一些趕走黴運壞運氣的詞。還有的地方用紙做成白虎,大家拜祭,這樣能夠遠離小人興風作浪,一年都順順利利,好運連連。
在每年驚蟄時,也就是數九的九九之時,在農村中九九過後就會農耕,因此到了驚蟄時不少農民則是會進行耕作,將農田裡的雜草進行清理,看看莊稼的長勢如何,是否需要澆水或者施肥,如果需要的話,那就要趕緊了,不能誤了農時,不然對接下來的生長不利。當然很多農民也會進行育苗,將蔬菜苗種植下去。
其實在農村中有很多俗語助力春耕,比如說「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些種」,字面上來看比較容易,如果節氣來臨後,天空颳起了南風,那此時就需要暫停秧苗的種植,從而更好的止損。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這個老話也很簡單,如果發現驚蟄這一天,風被颳起,且波動比較大,尤其是黃土肆虐生長,那在未來的四十五天裡就要小心倒春寒了,一定要注意好才能讓農業不受影響。當然還有「驚蟄冷,冷半年」的說法,如果這一天比起以往要冷,可能上半年氣溫都不是太高。
農民也可以參考這些農諺,看看什麼時候進行農耕,大家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