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陽窯瓷器鑑別(中華瓷器之代表)
2023-04-17 14:59:35 1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早在商代中期,人們就已經發明製造出早期的陶瓷,比歐洲要早1700多年。
後來隨著中國瓷器的發展和流傳世界,瓷器已經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受過中等教育或是熟讀歷史的人,都聽說過,瓷器在宋代,是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窯口繁多,新的品類也不斷出現,最終,在眾多的窯口中,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合力,形成了著名的「五大官窯」,分別是:五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哥窯「八大窯系」,分別是:越窯、耀州窯、龍泉窯、定窯、磁州窯、鈞窯、景德鎮窯和建窯。
八大窯各有特色,本文主要介紹一下筆者故鄉的「定窯」。
《產地及命名》
定窯的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定窯創燒於唐朝後期,經五代、宋金成為龐大的白瓷體系。主要特點: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緻,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器形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發明了覆燒法。
為什麼明明是曲陽縣,反而命名為定窯呢?被人習慣認為是如今的河北省定州市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曲陽縣和定州市的地理位置圖:
定州和曲陽相距不過30公裡,是唇齒相依的兩個縣市。曲陽是半山區,經濟和人口總量與平原大縣定州遠遠有差距,何況定州為歷史古城,戰國時期即為中山國都,歷朝歷代,先後為定州府、定州道、定州路等,曲陽和定州分分合合,直到1961年,方正式分家,成為獨立的定縣和曲陽縣。歷史,大多數時期,曲陽均歸屬定州管轄,宋代時,曲陽縣和定縣合稱「定州路」。因此,如今坐落在曲陽縣的瓷窯,史稱之為:「定窯」。
《定窯的特色》
事實上,陶瓷是分為「陶器」和「瓷器」。限於技術的原因,在宋朝以前中國的燒制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與瓷器不同的種類,所以說,宋代的五大官窯,八大窯系,正式開創了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
定窯創燒於唐朝後期。從這時一直到五代的定窯瓷器,還較為粗糙簡單,器型以碗為主,正處於向精瓷的過渡階段。但在五代中後期,定窯白瓷出現了一次根本性的飛躍。所燒瓷器不再施化妝土,胎、釉呈現出精、白薄的特徵。
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也燒制醬、紅、黑等其他名貴品種,如黑釉(黑定)、紫釉(紫定)、綠釉(綠定)、紅釉(紅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層高溫色釉。元朝劉祁的《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可見,定窯器在當時不僅深受人們喜愛,而且產量較大。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讚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彩。
定窯還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窯窯址在北方的定州,這是燒制的物品稱為北定;宋室南遷之後,定窯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鎮,一部份到了吉州,稱為南定。在景德鎮生產的釉色似粉,又稱粉定。
經幾代學者不懈努力,學術界認可的定窯品種:白釉、黃釉、褐釉、黑釉、紫釉、紅釉、綠釉、金花、鷓鴣斑、加彩、白釉刻劃印花、黑釉白花、褐釉刻印花、黑釉刻印花、白釉剔繪黃花、內外刻花、內外劃花、內外印花、外刻內印花、白釉醬口、黑釉醬口、豆青地剔白花、白地繪黑釉花、唐三彩、咖啡色釉繪花、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劃白花、白釉黑花……
多年來,我在遺址考察發現的遺存還有:仿鈞、絞胎、絞釉、素瓷、宋三彩陶器、仿遼三彩陶器等。
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亦產淨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數量極少,主要是作為貢品進入宮廷。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兒枕」,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宋代瓷窯裝燒技術最為重要的成就,就是發明了覆燒法和「火照術」。北宋後期起,定窯大量採用覆燒方法,還使用了一種墊圈式組合匣缽。這種燒制方法的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間,既可節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變形,從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的提高了產量,對南北瓷窯都產生過很大影響,對促進我國制瓷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定窯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
《定窯的後續》
由於定窯的風靡與流行,其造型、裝飾、燒造方法為各地瓷窯所仿效,北宋年間各地紛紛仿製定窯。這就誕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許多地區的產品質量不遜於河北曲陽。定窯對我國後世的制瓷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名揚天下的景德鎮深受其影響,北京龍泉務窯、山西平定等形成了定窯系;埃及、歐洲、東南亞的文物遺址中都有定瓷的遺物。
定窯在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後,由於連年兵災,逐漸衰落和廢棄。金朝統治中國北方地區後,定窯瓷業很快得到了恢復,有些產品的製作水平不亞於北宋時期。從有龍鳳紋飾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窯產品也是金代統治者喜愛的瓷器品種。到了元朝,定窯終於逐漸沒落。
到20世紀70年代,定瓷在沉寂了多年之後又進入了復甦期。曲陽定瓷有限公司歷盡艱辛,通過上百次研究實驗,在仿古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製成功了仿古、美術、日常三大系列工藝產品200多種,產品在國內展出屢屢獲獎,產品已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荷蘭、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