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的八要素中的必要要素(非常態下的輿論特徵及其引導)
2023-04-17 16:24:27 1
在非常狀態下,輿論空間會被壓縮,輿論也同時具有了極高的時效性和擴散性。輿論引導工作要取得成效,就要科學把握非常態下的輿論特徵和規律,看清本質,因勢利導,有理有據有節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漩渦效應。在非常狀態下,人們會被一種輿論能量帶動並帶入一種輿論漩渦中,自己不能控制,很難辨別事實的真相。這樣的輿論漩渦往往不是一個,而是多個。有時是先後出現,衝緩一個、淹沒一個;有時會同時出現多個,並行喧囂。其實人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應不應該這樣做這樣說,但不由自主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深陷其中。
圍觀效應。在非常狀態下,輿論事件容易引起大眾特別是網民的關注。尤其是在網絡空間,一個帶點熱度的事件往往能吸引眾多「吃瓜群眾」來圍觀。雖然大多數人可能不明真相,只是跟風起鬨,但這種對特定事件和當事人的關注,需要我們警惕。常言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網民的圍觀往往是引起有關部門深度介入的必要信號和前期預警。同時,這也是群眾監督的一種形式。
暈輪效應。在非常狀態下,人們對輿論事件或者當事人的某個特別問題的強烈關注,習慣上會以偏概全、牽強附會地斷言、誤推出其他特徵,從而掩蓋對其他方面的正確了解,以外在形式掩蓋內部實質,形成錯覺甚至成見或偏見。這樣的斷言,往往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具有片面性、表面性、局部性和彌散性,難以抓住事情的本質。
放大效應。非常狀態下的輿論事件,無論大小,在網絡特別是新媒體、自媒體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是「放大鏡」「顯微鏡」「萬花筒」,把事件背後深層的制度、人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缺陷都會暴露無疑,甚至賦予各種誇張的形式,這些無疑將為輿論引導帶來難度。
基於以上分析,非常狀態下輿論特徵具有自發性、突發性、匿名性、難控性等特點。輿論引導工作要放寬視野,有的放矢,創新輿論引導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及時發布權威信息。非常狀態下的權威信息發布非常重要,這也是人們迫切的需求。在非常狀態下,可能滋生一些謠言。積極、正確的思想輿論不發展壯大,消極、錯誤的言論觀點就會肆虐泛濫。但流言止於智者,謠言止於真相,這就要求相關部門不迴避衝突,做好新聞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公開、透明、客觀,體現足夠的時效性和權威性,滿足社會的信息需求。
主流媒體主動發聲。在權威信息發布過程中,主流媒體要有陣地意識,不但及時提供更多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信息內容,還要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用好網際網路這個輿論主戰場,加強線上互動、線下溝通,提倡理性表達,有序參與,引導人們廓清迷霧,在亂象中把握總體上的真實性,逐漸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中走出來,從主觀片面、以偏概全的漩渦中回到現實世界。
涉事單位擔當作為。面對出現的負面信息,涉事單位除了要通過做好輿情預警,及時引導輿論,化解規避輿情風險外,更需要樹立擔當精神,直面問題,直面工作中的失誤、錯誤,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意見大反映多的問題,要積極關注,及時採取切實措施,推動改進工作,消除不良輿情產生的現實源頭,為開展輿論引導創造條件。
暢通民眾表達渠道。非常狀態下,輿論傳播者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增強,每個人既是輿論的傳播者,也是輿論的被傳播者,複雜性空前提高。在特定時空下,每個人在主動或被動接受大量信息甚至大量負面信息的同時,多少會產生一些心理壓力或表達的意願,這就需要創設、暢通民眾的表達渠道,讓人們有說話的途徑,有宣洩情緒的方式。例如,通過開闢線上意見交流通道,增加線下情況反映通道等方式,多方面拓寬表達渠道,不僅能充分尊重網民的表達權利,也將為順利開展輿論引導、促進現實問題解決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行久編輯:丁兆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