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見到康熙了幾次(康熙第一次見到年僅10歲的孫子乾隆)
2023-04-17 13:51:41
說到清朝歷史上的皇帝,我們不得不想到三個人——康熙、雍正、乾隆。在這三位皇帝的統治之下,清朝迎來了國力最為繁盛的時期,歷史上稱為「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康熙時期的一件小趣事。據說在康熙皇帝第一次見到年僅十歲的孫子乾隆時,就被震驚得放下了酒杯,這是為什麼呢?
在康熙皇帝的統治中發生過一件非常著名的事件——九子奪嫡。康熙的子女是歷史上清朝皇帝中最多的,光是兒子就有三十五個。
而康熙的兒子們又各有特點,都不是平庸之輩,於是在康熙晚年間,皇子們便開始爭奪儲位。
看過歷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獲得了「最後的勝利」。而且在之前的爭奪中,胤禛並不是最亮眼的一位皇子。
很多人猜測胤禛之所以能繼承皇位,很大程度上有乾隆的功勞。
據悉,一次胤禛邀請康熙前去圓明園賞花,兩人相談甚歡,不知道是不是胤禛的刻意安排,他曾無意間對康熙說:「父皇,您公務繁忙,還沒來得及見過我的孩子呢,他如今都已經十歲了。」
的確,康熙的兒子多,自然孫子更多,別說見面,都不一定能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康熙到了晚年顧念親情,聽胤禛這樣說,便讓他把孩子帶過來給自己看看。
這個孩子便是現在的弘曆、以後的乾隆。
據說在康熙見到弘曆的一瞬間,曾吃驚到將手中的酒杯放下。但其實這樣的說法不怎麼能經得起推敲,即便乾隆再是奇才,康熙畢竟已經當了多年的皇帝,怎麼會被一個小孩子震驚到。
不過放下酒杯這個舉動不管是隨手一放,還是因為乾隆而放下,我們能知道的是,康熙的確十分喜愛乾隆。
在《清史稿·高宗本紀》中記載,「隆準頎身,聖祖見而鍾愛,令讀書宮中,受學於庶吉士福敏,過目成誦。復學射於貝勒允禧,學火器於莊親王允祿。」
也就是說在康熙回宮之後,對於乾隆這個孫子念念不忘,便將他接入了宮中,請人專門為他教學,甚至有時候康熙興起,還會自己親自教他讀書。
在很多的場合中,康熙會誇讚這個孫子是個有福之人,日後會比自己還有福氣,由此可見康熙對乾隆的寵愛。
乾隆能得康熙的看中,必定也不是普通人。據歷史記載,乾隆小時候便十分聰慧機敏,在十一歲時就可以背誦十篇以上的長文了。
康熙見乾隆被胤禛教育得如此之好,也明白胤禛定然是一個賢能之人。不過因為皇子間的鬥爭,康熙一直遲遲不肯將皇位交出來。
直到最後康熙才將皇帝之位交給了雍正,這時有人便覺得,康熙是因為在乾隆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因此才想要將皇位傳給雍正,日後康熙才能繼承大統,不過這種話也無從考證,只是眾人的猜測罷了。
但歷史能告訴我們,不管康熙是出於什麼目的選擇了雍正,他的這個選擇都是極其正確的。
雍正身在皇位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在期間也做出過不少的功績,後來雍正去世,乾隆便順利地繼承了帝位。
在乾隆繼位後大力發展了農業與商業,還先後平定了蒙古與大小和卓叛亂,將清朝的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
在乾隆的治理下,清朝的國力與經濟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經過康熙與雍正兩任皇帝的積累,最終在乾隆年間達到了清朝發展的最頂峰。這也算是應了當初康熙說的「乾隆比我還要有福氣」這句話。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乾隆晚年,其開始無節制地揮霍積攢起來的錢財,甚至還用「天地生財止有此數,不散於下,則聚於上」這樣的話說來解釋自己的揮霍無度,說反正天下的財產是有定數的,不是在國庫裡,就是在民間。至此由他親手締造的盛世也由他親手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