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為什麼落寞成現在這個樣子(不看不知道原來)
2023-04-17 17:58:58 3
老子所謂「道」,是莫須有的,但它可以生「一」,一又生「二」,二又生「三」,而「三生萬物」。
圖/卞增年
這裡所謂一、二、三、萬,均是虛指:一是「起點」,二是「兩極」,三是「萬物所聚」,萬即「所有」。為什麼說三是「萬物所聚」呢?沒多少道理可講,但咱們從下面事物或說法可以領略「三」的概括性。
三才:人們常說到「才」這個詞。「才」是有能力的事物。有能力的事物只有天、地、人,即所謂「三才」。沒有天,則一切混沌;沒有地,則人無以立錐;沒有人則不會有文明——總之,沒有三才就沒有世界。
三光:日月星為「三光」。日月各有一個,最耀眼,離咱們最近。而星河燦爛,一閃一閃亮晶晶,密密麻麻,無以計數。咱們在老家地球遠望太空所目見的,不就是日月星這「三光」嗎?沒有「三光」,宇宙豈不空空如也?
三世:人有前世、今生、後世。誰也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誰都有或長或短的一生;誰也難免一死。「三世」把一個人的來、駐、往,減縮並且完整了。人皆願三生有幸,不白活。
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一個人一輩子德性高尚、事功完滿、著述輝煌,即可青史留名。如果無力立功、立言,起碼須把德立起,即使不能完全「立起」,也不要缺德。想想如果沒有這「三立」尤其是沒有「立德」,那將是怎樣的世界?
三人: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三」也是不定數,指多人。如果實指「三人」,除了我,剩下倆人,恰恰都是笨蛋,於我毫無教益,咋辦?而很多人,總有可以給我當老師的吧?
三思:幹什麼事都別衝動,須三思,看看當行不當行。道阻且長。「三思」也不是一想再想三想,就完了,而是深思熟慮,多想,多多想,把解決路上各種障礙和麻煩的辦法想明白,然後慎行,則條條大路通羅馬。
三令:三令五申為一成語。所謂「三令」,即:一令觀敵謀,知生死之地;二令聽金鼓,以齊其耳目;三令舉刀斧,以宣其刑賞。所謂「五申」,即:一申賞罰,二申分合,三申旌旗,四申火鼓,五申不恭。要之,以三令為統領,以五申定規矩,即主帥一再地命令或告誡全軍將士必須守則。以戰事之守規擴及世事,即凡事萬物,無規矩無以成方圓耳。
三甲:古代科舉制度,殿試按成績分三個等級,即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狀是宣告,元是魁首——狀元即獨佔鰲頭。榜眼之大名在「金榜題名」之「榜」的右上角,如今報紙右上角那塊叫「報眼」,刊登在頭版的要聞,其稱源於「榜眼」。探花是可以騎馬在街上踏花的,故名。總之中一甲者風光無邊,前程無限。這個科場規矩,傳遍全球。如今世上無論什麼比賽,總是取冠軍、亞軍、季軍前三名上領獎臺,接受獎牌和鮮花。三甲囊括天下良才,而「一甲」則示「最優秀」,萬人均應向他們學習……
文章/於文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