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廠長幹嘛去了(敖廠長十年了)
2023-04-27 14:12:02 2
作者|李春暉
敖廠長當年的同行,大多已經改行。
2008年的短視頻圈,風起於青萍之末。敖廠長初出茅廬,叫獸聲勢如虹,老溼入學深造。如今叫獸易小星、老溼都去拍大電影、當CXO去了。那個一口川普痛罵垃圾遊戲的敖廠長,還是敖廠長——畢竟,成都養雞二廠和國產遊戲課題組都需要他。
當然,螞蟻競走十年了,也長成大象了。從2008年在命令與徵服貼吧發表第一個不成熟的小視頻,到2018年已然成為B站「一哥」,坐擁370萬粉絲,成為B站粉絲量最多的UP主,累計播放次數4.7億。其自製遊戲節目《囧的呼喚》歷經十年,已累計出品237集。
在迅速變化的內容領域,做一個自製節目10年是什麼概念?產業代名詞都換過好幾茬了,從播客到UP主,再到如今熱門的短視頻概念。敖廠長依然高產似母豬,吭哧吭哧的更新著。節目以十歲高齡寶刀未老,每一部仍保持110-160萬左右的播放量。
在內容領域,如何長期保持創造力和吸引力,始終是近乎無解的難題。說真的,通常情況,十年自己都早幹膩了,用戶能不看膩?也正因如此,敖廠長這顆「短視頻活化石」,更有了觀察價值。
敖廠長的誕生7月12日,第237期《囧的呼喚》十周年作品在B站發布。當天凌晨,7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囧」,多有年代感的字眼。這個偉大的象形文字,曾火遍中國社交網絡,如今已和「呵呵」一樣銷聲匿跡。那些曾經不止一次用鍵盤敲打這個字的同學,想必你年齡不小了。
就連敖廠長的名字,都有和QQ空間一樣的上古網際網路氣息。惡搞名人風,叫獸、廠長、老溼,都是系出同門。
但《囧的呼喚》,卻讓這個字有了超越流行的力量,成為一個鮮明的IP標識。
雖然很多人表示「看著敖廠長的視頻長大」,但其實敖廠長年紀不大,操著如此「猥瑣」的腔調和「老派」的遊戲治學風格,敖廠長居然不是80後。
敖廠長,本名敖緣鳳,1991年11月10日出生,四川成都人,自稱「成都養雞二廠名譽廠長」,人送外號「敖廠長」。
平心而論,2008年敖廠長推出的第一期節目,還是挺糙的。放在當年也不出挑,放在今天簡直可以當「黑歷史」。
但在敖廠長身上,其實最能看到內容人的自我迭代和勤奮不息。就憑這一點,能成為B站頭牌UP主,就相當有理有據。
敖廠長的第一次關鍵迭代,是建立了有強烈個人標籤的吐槽體系。
在常規的遊戲測評中加入「成都養雞二廠」概念,無疑是敖廠長一段時間不算成功的摸索後的神來之筆。如果套用比較時髦的概念,敖廠長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養雞場宇宙」。從此,不同的遊戲吐槽有了共同的風格構建。比起來看遊戲,也有不少粉絲就是來看敖廠長說相聲的。
《囧的呼喚》系列基本是以一個遊戲或原創故事為主題,配合其標準川普和不標準英文粗口進行吐槽。前期進步肉眼可見,到第91期,單期點擊已突破百萬大關。
但與多數風口浪尖的網際網路內容創作者不同,其實敖廠長身上並沒有呈現出明顯的「爆款」現象。而是少見的細水長流,逐漸完成了粉絲積累。
在內地播客剛剛興起之時,大量惡搞視頻都是模仿叫獸易小星出道,敖廠長也不例外。又有太多人曾驚鴻一瞥,一夜爆紅後不知去處。說什麼堅持、勤奮、愛學習,似乎有點像小學生操行評語,但敖廠長顯然就是靠這樣的品質熬出頭的。
當然,敖廠長的運營推廣精神也非常值得獨立製作人佩服。在自己視頻還不火的時候,敖廠長不辭辛勞往各大遊戲論壇、貼吧、視頻網站搬運作品,起碼先混個臉熟嘛。隨著製作水平的提高、逐漸找到個人風格,敖廠長成為遊戲視頻圈的頭面人物。
但隨著大量吐槽、惡搞系視頻的湧現,如果只是這樣的吐槽向視頻,坦白說非常容易審美疲勞。
開始挖掘老遊戲的秘密,遊戲圈的故事,深入思考遊戲的前世今生,用嚴肅系的文案風格配上詼諧解說重現遊戲史,無疑是敖廠長創作生涯中第二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轉型,並最終確立了他在B站up主中的霸主地位。
十年敖廠長,半部遊戲史敖廠長最著名的梗,就是他那個能弄來各種絕版遊戲、遊戲機的「哥們兒」。可惜「哥們兒」還沒能組成cp出道,就被他自爆「哥兒們」真容——人民幣。
但也多虧了這位「哥兒們」的助力,讓敖廠長的視頻沒有止步在吐槽、測評市面遊戲,而是走向了對遊戲文化的深挖,有了類似遊戲史、遊戲大觀的品格。
《被文化部封殺的遊戲》、《敖廠長再遇垃圾遊戲》、《致日本兒童死亡的遊戲》等視頻的推出,標誌著《囧的呼喚》開始了對遊戲的考古發掘實驗。通常是橫向的遊戲測評,有了縱向的歷史感。
這些視頻以《今日說法》、《走近科學》般的懸疑感,描述了敖廠長如何查找資料,收集古董,多次轉折,伴隨著一聲「真相大白!」遊戲史上又一個秘聞被揭露,觀眾拍手叫好,彈幕6666。
而這些珍貴的遊戲老古董,自然都是敖廠長託「哥們兒」找來的。這次轉型,讓敖廠長從一個優秀的遊戲噴子,變成了更有深度的遊戲史學家、遊戲研究者。他得以跳脫出段子手式的靈光乍現,其嚴謹思維和深入思考開拓了一片遊戲視頻的新大陸。
在短視頻脫口秀領域,本來是不講究什麼「乾貨」的,犀利搞笑就行。但一旦你能加入全新的功能性,就會從一眾同行裡脫穎而出,敖廠長的遊戲考古和遊戲科普就是如此。
不止深度思考迅速吸粉,也給了其內容無限的延展性——當下可吐槽的遊戲和熱點畢竟有限,遊戲史卻可無限挖掘,並且因相隔久遠而更有審美和獵奇體驗。
在這個過程中,敖廠長還體現出對國產遊戲愛得深沉。在《被盜版殺死的國產良心FPS》一期中,通過對2002年的國產單機遊戲《大秦悍將》突然死亡的追憶,國產單機遊戲的黃金歲月鋪展開來,盜版時代的痼疾也令人唏噓不已。
盜版埋葬了國產遊戲的初心,免費遊戲崛起於「灰心」之上,也讓國產遊戲走入了機械複製的怪圈,最終玩家為自己當年圖便宜的「盜版」買了更昂貴的單。敖廠長的滿分作文簡直令人淚目。
作為一位當之無愧的國產遊戲戰士,敖廠長不止發掘了大量冷門遊戲,對市面遊戲的仗義執言也是不想再接到商務合作的節奏。
敖廠長在公共視野裡上的最著名的一次頭條,應該是去年批評某國產頁遊虛假宣傳問題。在遊戲公司要求下,敖廠長刪除了該期視頻,引發B站網友強烈反彈,反而促成了視頻的二次傳播。最終@共青團中央出面力挺敖廠長,事件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在普遍致力於博君一笑的短視頻領域、特別是遊戲短視頻領域,談論情懷似乎有些矯情。但沒有「情懷」,無以動人,也只能停留在咯吱人笑的層次。
多年廠長成兄弟和多數早年短視頻達人一樣,敖廠長最初是以優酷播客的身份出現。但隨著優酷向主流長視頻轉型,更偏向二次元社區的B站就成了敖廠長和粉絲們的大本營。以至於更年輕的用戶往往只知他是B站up主,而不識舊事了。
2011年4月,敖廠長在B站上傳了第一個投稿,此後一直保持「高產似母豬」的狀態。我們身邊的UP主來來去去,敖廠長的陪伴,也算是最長情的告白。
同樣身為內容人的硬糖君其實最能理解這種堅持的困難。十年時間,再有意思的事也幹膩了。敖廠長對遊戲絕對是真愛。
第237期《囧的呼喚》中,敖廠長居然要彌補遊戲史上的遺憾,將因遊戲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破產拆分,而中止的尋劍項目第四部《尋劍:氣世界》續作。為此,敖廠長開始學習編程,根據目前已經存在的遊戲原型圖,自己製作這部未完成的遊戲。
我們為什麼而感動,為什麼而重拾熱血,或許這就是遊戲的奧義,永遠保持探索世界的好奇和徵服世界的勇氣,便是真正的「頭號玩家」。
10年的敖廠長和9年的B站,從最初的新鮮好玩,開始變成一種陪伴,一位老夥計。硬糖君一直非常欣賞B站董事長陳睿在IPO連線採訪中的發言,「B站並不是面向年齡段的產品,而是面向用戶類型的產品。」明確的亞文化喜好和網絡表達習慣,讓這些在人群中略嫌孤獨的人走到一起,發現「原來你也有如此冷門的癖好」。
下一個十年,或許我們依然看敖廠長,依然打遊戲,依然上B站,依然是少年。那麼時間便不足懼,未來永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