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元寶折二光背價值(史上鑄行六天的)
2023-04-27 14:48:09 4
#頭條創作挑戰賽#
一、先說鎏金「純熙元寶」
2015年,本人決定把家中置放多年的錢幣整理一下,在整理小平錢時,發現了「純熙元寶」背「同」這個錢幣,當時,這個錢幣雖然被黑漆古和綠鏽包裹,但邊緣和背部被磨開了,露出了黃銅,且黃銅上生長了水紅顆粒鏽。為了查看它是黃銅還是金,我再度用砂紙進行打磨,終發現這是個鎏金幣。期初露銅的症狀,是因為早期藏家對其查看過。
純熙元寶2.3*3.22 早期的鏽跡狀態
為了保留原始狀態,我只磨開了三個字,將「元」字原狀保留了下來,那淺綠鏽實際上就是鎏金鏽的特徵。
二、銅質「純熙元寶」
較之鎏金幣,這枚銅質純熙元寶錢體較厚,字體深峻,包漿老氣,錢體表面局部還生長了顆粒狀次生物,錢外郭有澆築口痕跡,字形、韻味、古拙程度均一致。看來,是與鎏金幣出自同模,只是邊緣不夠精整。
銅質純熙元寶2.2*3.48
2008年,嘉德公司以43萬元拍賣了一枚銀質「純熙元寶」。其字體風格、版式缺陷與本人收藏的兩個純熙基本一致。
2008年4月24日嘉德拍賣公司43萬元成交的銀質純熙元寶 2008年4月24日嘉德拍賣公司43萬元成交的銀質純熙元寶
「純熙元寶」為什麼價格這麼高?因為它只行用了6天,就被停止發行。當然,在它問世之前,就已經展開了一定規模的鑄造。因而使這枚短命的錢才有了面世的機會。
據記載,純熙元寶鑄於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這年的冬至,宋孝宗趙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改年號為「純熙」。
「純熙」一詞原本出自《詩經·周頌·酌》中的一句: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這是敘述武王伐紂的《大武》樂歌之一,是歌頌武王的功績,純有宏偉無比的含義,「熙」乃明朗國運,天降洪福,蘊藏有橫掃狼煙的氣勢。
可是,當時的金國氣焰正旺,處在戰爭威脅之下的南宋朝廷恐用此年號激怒金國,為了達到求和的目的,後改年號為「淳熙」。「純熙」錢幣隨之停鑄。
根據文獻記載推算,從乾道癸巳年冬至宣天下改元純熙起,到甲辰日重改年號「淳熙」止,前後歷時共6天,其使用之短暫,堪稱中國歷史之最。
「純熙元寶」字形普通,鑄造較為粗糙,鎏金幣特薄,給人一種落魄弱小的氣象。但由於它問世時間很短,小平錢存世量極為稀少,可謂是曇花一現的貨幣。
由於這個實物遺存見證了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衰弱最為可恥的統治王朝,因此它不論是在學術研究、文物考證,還是收藏鑑賞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也是中國貨幣史上特有傳奇色彩的珍稀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