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縣電商雙創孵化中心(山西萬榮電商助力精準扶貧)
2023-05-09 19:33:39 5
萬榮縣電商雙創孵化中心?中新網太原12月21日電 (記者 李新鎖)臨近歲末,在山西萬榮的諸多鄉村,昔日和黃土、果樹打交道的果農放下鋤頭、拿起滑鼠當起了電商「店小二」此前,萬榮縣王顯村入選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淘寶村」,填補山西在這一領域的空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萬榮縣電商雙創孵化中心?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萬榮縣電商雙創孵化中心
中新網太原12月21日電 (記者 李新鎖)臨近歲末,在山西萬榮的諸多鄉村,昔日和黃土、果樹打交道的果農放下鋤頭、拿起滑鼠當起了電商「店小二」。此前,萬榮縣王顯村入選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淘寶村」,填補山西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近年來,山西萬榮依託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藉助農村電商助力精準扶貧,逐漸形成一條切實管用的農村電商發展路徑。
據介紹,作為山西農村電商的範本,萬榮電商模式先後四次被編入全國性的電商示範教材。
農產品擺脫「灰頭土臉」形象
南裡村是萬榮縣高村鄉的貧困村之一。20日中午,貧困戶楊迎輝來到位於村中央的電商服務點。「這是你在淘寶上買的手機,」服務點負責人馮銘一邊從收貨架上取下包裹交給楊迎輝,一邊示意其籤字確認。
楊迎輝滿臉笑意,熟練地籤字、收單。
楊迎輝說,在開設村級電商服務點之前,收發快遞都得到十裡遠的鄉裡,甚至是縣城。
近年來,依託村級電商服務點,南裡村村民一面從網上採購商品,一面從網上銷售本地出產的各種瓜果。
馮銘說,這個村級電商服務點每年幫助村民代購四五十萬元的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可給村民節約開支數萬元。
和南裡村的情況類似,在皇甫鄉烏蘇村,中年婦女李青青在自家商店裡建起了電商村級服務點,由在外工作的女兒找渠道。她自己買回標準的蘋果網貨包裝,幫助貧困戶分揀、包貨、發貨。「農產品變網貨,就是把『提藍小賣』『披頭散髮』的農產品升級成『精挑細選』『梳妝打扮』優質品,」李青青自豪地說,這個村級電商服務店每年可幫貧困戶銷售十多萬斤蘋果,且每斤比線下多賣一元錢。
據了解,近兩年,萬榮縣先後建起了村級電商服務點179個,65個貧困村就建了61個,基本做到了全覆蓋。萬榮縣商務糧食局負責人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村級服務點銷售的農產品200餘萬元,溢價增收40萬元。
電商團隊扶上馬再送一程
在電商服務網點建立起來之後,當地更注重對從業人員的培訓。通化鎮東暢村村淘店主李春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萬榮縣商務糧食局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採取一對一培訓形式給她吃偏飯,並推薦她加入村淘的店小二。如今,身為「店小二」的李春娟月入兩三千元。
除此以外,萬榮縣藉助在線直播、千人沙龍、萬人分享、專題培訓等培訓形式覆蓋貧困人口。截至目前,當地65個貧困村有1626名貧困人員參加了各種類型的電商培訓,轉化率達到40%。像李春娟一樣,有86個貧困戶實現了電商創業,年銷售農產品288.2萬元。
「貧困村所有會玩智慧型手機並有電商從業意願的人都得到培訓,鄉裡的包村幹部和第一書記也同步培訓,這樣容易形成氛圍,也容易出效果。」萬榮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賈秋麗說,僅4個月時間,經過手把手培訓的貧困戶新開微店393個,銷售品類30多種,銷售額80多萬元。
本土人才打造爆款網紅產品
隨著農村電商的升級、完善,當地提前謀劃、注重提升產品質量,引導農民提高品質意識。商務糧食局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積極與400餘名微商、網商對接,舉辦了網貨開發大賽,開發出優質好水果、特色小雜糧、精深農產品、民間手工藝四大系列200多種網貨和包裝,催生出一批新業態,以產業升級助力脫貧攻堅。
萬榮縣裡望鄉的付崧是谷歌北京公司的互動設計師。她自行設計、由其母親組建的姥姥團隊手工縫製的皮包,網銷到一線城市和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成為網紅產品。
在西村鄉龍行村,第一書記李帥熱情地展示該村新開發的黃芩代茶飲、柴胡代茶飲、蒲公英代茶飲、黃芩葉代茶飲等6款中藥茶飲。
李帥說,黃芩是當地的道地藥材,以前線下賣給藥材商,一公斤也就是三十塊錢的樣子,包裝成黃芩茶飲網貨後,線上可以賣到九十塊錢一公斤。原本棄之不用的黃芩葉製作成茶葉也能賣到三十塊錢,而且可以吸收貧困戶中的閒散勞力,增加勞務收入。
電商賦能帶動貧困戶脫貧
近年來,萬榮縣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帶動型、電商大戶引領型、專業渠道導入型」等多種發展模式,引進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構建了「一企帶多村」「一店帶多戶」「一人帶多人」的利益聯結機制。
萬榮縣思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打「親蛋蛋」品牌的手工產品企業,其童鞋類目在淘寶網排名前三。企業把手工布鞋委託給貧困戶代加工,帶動230多名貧困戶就業,戶均增收5000多元。
今年66歲的孫秀親是一個民間剪紙藝人,也是一位電商達人。她帶動周邊200多戶貧困戶,將剪紙藝術和蘋果網貨完美融合,既賣了蘋果,也賣了文化,實現了貧困戶的脫貧增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