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一首詩(一首不出名的小詩)
2023-05-10 01:10:19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諷刺詩也是古詩詞題材的一大類,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有諷刺詩。如《詩經》中的《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就是以老鼠的形象比喻剝削者,諷刺統治者重斂剝削。
諷刺詩大致就如《碩鼠》一般,通過嘲諷譏刺的手法,描述詩人所反對的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鬥性。諷刺詩的形式大多短小精悍,通常用誇張或對比的手法塑造諷刺形象,富有強烈的針對性和戰鬥性。
歷朝歷代都不乏優秀的諷刺是,如詩聖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李紳的「萬裡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還有南宋林升的「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等都是諷刺詩中的佳作。
今天狗子再向大家推薦一首冷門的諷刺小詩,北宋詩人梅堯臣所作的《陶者》:
陶者北宋·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自古以來,統治者與勞動者之間無形中都有一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勞動者辛勤勞作,創造社會財富,而統治者高居廟堂以稅之名剝奪勞動者創造的大部分財富。其結果就是,勞動者終日辛苦卻只能勉強度日,統治者即使無所事事也能衣食無憂。
古代很多詩人都曾針對這一社會現象作詩諷刺,李紳的「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鄭谷的「忍飢多是力耕人」、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等等都是分別從衣、食方面諷刺統治者剝削之重、勞動者生活之苦。而梅堯臣這首《陶者》則從「住」的方面表達同樣的觀點。所謂「陶者」就是燒磚燒瓦的陶工。
這燒窯的陶工如何呢?「陶盡門前土」,成天挖土燒瓦,門前的土都挖光了!其勞作之辛苦,盡在一個「盡」字之中。有所勞該有有所報,然而陶工辛苦勞動卻「屋上無片瓦」!自己燒瓦度日,反而自己家屋上沒有一片瓦!
何以如此?後兩句詩人就給出了答案:「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那些十根指頭從來不沾泥的富貴人家卻住在鋪滿瓦片的高樓華廈中。
原來,陶工日日付出燒磚燒瓦蓋房,自己卻無房無瓦,勞動成果盡被統治者們所剝削;而統治者「十指不沾泥」,所得卻是「鱗鱗大廈」!世間之不公盡在此寥寥20字中,社會之不平等可見一斑,而民生之疾苦可想而知。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忍飢多是力耕人」、「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衣食住行樣樣都是勞動者創造,而勞動者樣樣不能自享。種田的吃不飽、織布的要挨凍、蓋房子的沒房住,何其不公的世間,何其可悲的世道!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