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著名的古詩(讀懂古詩詞之讀朱熹春日黃豐收)
2023-05-10 03:25:24 1
朱熹著名的古詩?讀懂古詩詞之讀朱熹《春日》黃豐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朱熹著名的古詩?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朱熹著名的古詩
讀懂古詩詞之讀朱熹《春日》
黃豐收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
我們思考的是,泗水,在孔子的老家山東,朱熹是否在此地春遊賞玩?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無邊光景」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聖道的本意。「東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說白了,就是朱熹為了寫出自己對孔子儒家思想的魅力的領悟,自己在想像著,或者在意淫著泗水河邊的風光,閉著眼睛暢想著泗水河邊的風光萬紫千紅的大好風光,想要表達自己對儒家思想精神光芒的感受!
等閒的人,一般人都能認識到,春天是萬紫千紅,只要是春天,無論大紅大紫,無論小花小葉,無論是名貴的牡丹,月季,還是普通不起眼的打碗花,刺金花,甚至槐花,桐花,都給人以美麗,充滿生機,有無限風光!這就是春天的美麗!
那麼,以此推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也應該能夠感受到聖哲孔子的思想光輝的!
朱熹以人為中心,"理"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準則,也是人類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朱熹曾經說過,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熹理學,就是等閒人,也就是一般人,一但認識到東風的魅力,就會看到,祖國處處是春天。就像我們原來我你說,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普照萬物,讓人間變成美好的春天!
這就是典型的宋詩特點,哲理入詩!
這也很容易形成空洞說理,板起面孔說理,道貌岸然,假大空的情況。多虧朱熹這首詩還有經典的名句,升華了詩歌的價值!
因為宋詩主要想著表現哲理性,往往都是描繪事物,敘述事件都過於籠統,模糊。概括,泛寫,實寫,模糊都是詩歌創作的大忌!
詩歌審美思想有四大特徵,一是想像,二是典型細節,三是修辭手法,四是韻律。
朱熹這首詩就犯了好幾條錯誤忌諱。前兩句,以凡俗之語說平凡之事,常見之景,概括描繪,毫無新意。但有一個好處,襯託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形成名言警句。也能給人以驚奇之感。
但這畢竟「頭巾氣」太衝了,這就是書生語,這就是儒生語。胡應麟《詩數》中說,「曰仙,曰禪,皆詩中本色。惟書生氣象,一毫不得著詩。儒者語言,一字不可入詩。」
詩歌最講究的是什麼呢?什麼是詩意呢?永遠說不盡的最美好的心裡嚮往!而且可能是現實生活中永遠達不到的!調動讀者的內心感覺動力,去想像完成生活嚮往!
詩人們是最敏感的,是憑凡俗智慧來感受世界,哲學家是憑著玄奧智慧來理解世界。這是兩種不同的認識世界的方法,思想。
詩歌講究的是,情深,味濃,格高。味濃,就是詩味,就是能讓你陶醉其中,喝酒一樣,酒不醉人人自醉。是一種純真無邪,也可能是天真頑皮,就是最簡單的人性,最真實的人性,最美好的人性!這就是詩歌的張力,魅力,能讓你去想想,擴大你的認識高度寬度深度,能讓你向正方向去思考,就是高格調!
這是中國古代詩人寫詩的一種常用方式,寫出自己心裡想像中的事物的美好。不留痕跡,讀者還以為是寫實的,寫的是眼前景物。這就是著名的意淫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