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的端午節(遙遠的端午節)
2023-05-24 06:50:43 2
端午節就要到了,朋友送來一盒五芳齋的粽子。看著那包裝精美的食盒,不由得想起我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端午節的情景。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吃粽子,扣龍,插艾草、菖蒲。
奶奶會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準備好食材,有蜜棗、紅豆、鹹肉,當然重要的糯米肯定不能漏掉。奶奶包的粽子呈好看的三角形,每個角都堅挺有力,像個藝術品。
我總會坐在奶奶旁邊,看她先把三片燙軟的蘆葦葉圍成漏鬥狀,往裡面填上糯米,再塞入蜜棗或紅豆,用調羹壓實,就開始收口兒。奶奶說為了不讓糯米漏出來,蘆葦葉到末稍的時候,要把它盤在某一個角上,再用一片葉子壓住,圍著三角包一圈,走個「8」形。在另一面扎粽子針,把蘆葦葉梢穿在針孔裡,對面抽針一帶拉緊,一隻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大火燒開,等聽到「咕嘟咕嘟」的響聲,廚房裡冒氣熱騰騰的氣,聞到粽葉夾著糯米的香甜味兒,我就開始不自覺地咽口水。總想先撈出來一隻,解解饞。可奶奶說,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急,還得再燒十來分鐘,才能吃到又甜又糯的粽子。
終於等到粽子出鍋,我便迫不及待地先提溜一隻嘗嘗。不小心沾到一滴熱水,燙得我呲牙咧嘴。奶奶笑罵我「小饞貓」,我可管不了那麼多,一隻粽子從右手換到了左手,終於剝開了。只見一粒粒紅豆,像一顆顆紅瑪瑙鑲嵌在奶白色的米糰上,泛著光澤,特別好看。輕輕地咬一口,香甜軟糯便在我嘴裡開了花,久久不散。我吃了一隻,想再吃一隻蜜棗餡兒的。奶奶說:「粽子飽人,等吃到蜜棗了,留給你。」我衝她吐吐舌頭,做個鬼臉,悄悄又順走一隻。
如果說粽子滿足了味蕾,那麼「扣龍」便是妥妥地滿足了美。扣龍,其實就是在手腕、腳踝處系上七彩的絲線,用來祈福消災。到六月初六時剪下,拋到屋頂,據說喜鵲會叼走絲線,等到七月初七,銜去銀河搭彩虹橋,給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用。
每到這一天,吃完午飯後,奶奶便給我扣龍。她先拿著絲線圍著我的手腕比一下,再放一倍的長度,然後給我繫上,打成死結落剪。末了,她囑咐我:「不要下水,防止褪色。」我應了一聲,忙不迭地往外跑,跟小夥伴們比誰的龍最漂亮。通常,都是我的最好看。因為奶奶跑了好多家攤位,挑選了顏色最鮮豔的龍買回來的。那時候的我,真是頂幸福的。
長大後,我外出工作。每到端午節,買幾隻粽子應應景,買一束艾草、菖蒲插門頭,扣龍是沒有了。但是,往日的溫馨歲月一直留在心底,永不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