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最經典的十首短詩樹像眼睛(朦朧詩派的代表)
2023-05-24 05:27:41
他是一位天才,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人們所崇拜的童話詩人;他選擇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方式結束短暫的一生;他便是詩人顧城。在他的詩中,體現出其內心深處的一種精神意象,也就是找尋和回歸理想家園的訴求。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詩人顧城的十句唯美詩句,體會其文字的妙處,相信你會喜歡。
顧城出生於特殊年代,他的父親也是一位詩人。在不滿十歲的時候,他親眼見證那場浩劫,並不得不跟隨父親到渤海灣畔生活,灰色的年代,讓童年時期顧城的內心,烙下嚴重的陰影。因此,他的內心充滿童話般的純淨,因而對理想社會充滿好奇與嚮往,這一內心觀念在其詩中擁有明顯的體現。
他用童心看世界,因而顧城被稱之為「童話詩人」,他內心純真又撲朔迷離,幻想著一個沒有汙染的、純淨的童話世界。不過,他所幻想的世界是與世俗和社會存在著對立面,因而格格不入,最後他做出逃離,前往紐西蘭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顧城詩的世界中,充滿著成年人的憂傷,這種憂傷不僅代表著詩人個人的憂傷,也代表著一代人覺醒後的憂傷。
另外,顧城的詩中擁有堅定的家園意識。因為他從小就有個夢想,擁有自己的一片土地或者小城,這片淨土是其內心的家園。這裡沒有紛爭,沒有喧囂,沒有勾心鬥角,過著安寧的生活。他生活在城市下,但他的理想根基並沒有動搖,內心思想從未離開過對自然的眷戀。而自然也是其創作源泉,後期又被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再有,他幻想著美好的童話世界,他也在一步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家園。在他絕大部分詩中,詩風貫穿始終,不管是早期的詩中體現的天然明麗之感,還是中期詩中蘊含的人生觀念,到了後期,顧城的詩中體現出淡泊名利的心境,帶有濃烈的夢幻行性。總之,其一生的創作生涯,始終帶有「童話」的心態與幻想,同時彰顯出其創作的人格獨特性。
除了編織出美好的童話,作為童話中的一部分,唯美的愛情在顧城詩中是最美好的東西。在顧城的內心中,愛情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動力,在孜孜不倦的尋找內心所向的家園過程中,也尋找著內心憧憬的愛情。但現實中的愛情與童話中的愛情產生巨大的矛盾,他苦苦掙扎,現實的愛情以失敗告終,最終釀成悲劇,也意味著愛情家園徹底崩塌。
所謂事情都是有兩面性,最終的結局用過猶不及來形容。顧城追逐理想家園和完美愛情的道路上,他所面對的是種種誘惑,在現實的「黑洞」面前,顧城被慢慢「吞噬」,最終因為誘惑和執著走向「滅亡」之路,讓人遺憾,又讓人一聲嘆息。
總體來講,顧城的詩體現出對童話王國的痴迷,詩人面向大自然,使他的審美與理想趨於純粹化。他的詩有一種純淨和天然之美,清新澄澈,不加雕琢。藝術手法方面,採用幻想與超現實的夢想等方式,力求營造出一個純粹的童話王國。
據記載,顧城於1956年9月24日出生在北京,今天是他66周年誕辰,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筆下的十句唯美詩句,體會其文字的魅力與理想,相信你會喜歡。
人時已盡,人世還長,我在中間,應該休息。——顧城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種子。只有經過埋葬,才有生機。——顧城
我願作一枚白晝的月亮, 不求眩目的榮華, 不淆世俗的潮浪。——顧城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顧城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顧城
我在幻想著,幻想在破滅著,幻想總把破滅寬恕,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顧城
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顧城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顧城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擦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