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成語中的人物故事)
2023-05-24 09:51:38 1
日暮途窮,這個成語源自《史記·伍子胥列傳》。
那時是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06年,吳國闔閭在伍子胥的懇請下終於同意發兵攻打楚國,並攻佔了楚國的京城郢城。此時,在楚國擔任大夫之職的申包胥寫了一封指責伍子胥的信。伍子胥對送信的人回了一句話:「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意思是:替我謝謝申包胥並轉告,我就像是個天快黑了而前方的路途還很遠的行路人,所以只能不顧一切,倒行逆施了!)
這個伍子胥,他還是個楚國人。
那麼,他為什麼對楚國懷有如此深的敵意,竟不惜借用吳國的兵力,以滅掉自己的祖國楚國呢?
伍子胥,名員。其父親伍奢是楚平王的太子建的老師,即太子太傅。
伍奢老師身邊還有一個助手(太子少師)費無極。費無極這個人特別壞,太子建成人後準備迎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但費無極與楚國太子建的老師伍奢有仇,他為了報復伍奢,便想趁機挑撥楚平王和太子建的關係。所以,當費無極把新娘孟嬴從秦國接回郢城後,便力勸楚平王半路截胡,娶了本該是兒媳的孟嬴。
過了幾年後,費無極又誣告太子建與伍奢密謀以齊、晉為外援發動叛亂。楚平王也是鬼迷心竅了,竟信了費無極的鬼話,竟要殺了太子建和他的老師伍奢。結果,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伍尚被殺,太子建和伍子胥先後逃亡宋國、鄭國,最後伍子胥逃到了吳國。
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吳國的伍子胥,為報殺父殺兄之仇,發誓一定要滅了楚國。
於是,伍子胥先是協助吳國的公子光(闔閭)奪得王位,並推薦著名的軍事家孫武給闔閭,對楚國發動戰爭。經過六年五次戰爭,於公元前506年攻佔了楚國京城郢城。
這個時候,楚平早已去世有十年之久,楚國的國君也已經是楚昭王了。伍子胥本想抓住楚昭王以報殺父殺兄之仇的,可是楚昭王也跑了,但他復仇的怒火還是難於平息,於是就叫楚國人帶路,找到楚昭王的墳墓,下令打開楚平王的棺槨,「出其屍,鞭之三百」,他一邊抽一邊怒喊:你這個昏王,殘害我的父兄。今天是我報仇的時候了!
申包胥是伍子胥在楚國的好友,當申包胥聽聞伍子胥如此這般的復仇之後,就寫信給他,申包胥說:你這樣式的報仇也太過分了!你原來也是楚平王的臣子,親自稱臣侍奉過他,如今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這難道不是傷天害理到了難於復加的地步了嗎?
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所述的,伍子胥說: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那麼,後來的伍子胥如何了呢?
伍子胥協助吳王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但在吳王闔閭去世,夫差成為國王之後,還是遭人陷害,最終被夫差賜死,馬革裹屍拋入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