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裡的糕點(舌尖上的知否第二集)
2023-05-24 05:04:48
前幾天陳老師安利了大宋美食【櫻桃煎】:
今天我們來瞧瞧【七寶擂茶】。
這茶的出鏡率很高。
明蘭的生母衛小娘在世時用它招待過明蘭他爹。
如蘭餓的時候催過下人給她做七寶擂茶。
明蘭嫁給顧二叔之後給親手給二叔做過它。
由此可見,這七寶擂茶,應該是很好喝的。
接下來陳老師就來聊一聊這好喝的七寶擂茶以及······它和八寶粥的關係。
-01- 啥是【擂茶】?
[ lèi ] 擂臺:打~。
[ léi ]
1.研磨:~缽(研東西的缽)。
2.打;敲擊:~他一拳。~鼓。
【擂茶】的「擂」是「研磨」的意思,顧名思義,「擂茶」是研磨而成的茶。研磨的主料是綠茶。
陳老師的類比分析時間:擂茶 VS. 抹茶
擂茶
抹茶
-02- 七寶擂茶和八寶粥是親戚嗎?
「七寶擂茶」在宋朝風行,「七寶」指的是與茶相配的原料一般有七樣,約莫是芝麻、花生、綠豆、葛粉、糯米、紅豆、生薑,(一說還有鹽和炒米)。
陳老師覺得,既然這茶裡還要加上一味綠茶做主料,那麼【7 1】,這七寶擂茶倒是可以叫「八寶茶」。
結合「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的製作方法,陳老師合理懷疑七寶擂茶和八寶粥在味道上有一定程度相似,攀一攀親戚應該不成問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陳老師計劃斥!巨!資!在某寶上購買一包擂茶,預計年後發貨。
味道上能不能是親戚,陳老師收貨後再告訴你。
-03- 擂茶為啥聽著像黑暗料理?
和八寶粥不同的是:擂茶有甜口的也有鹹口的。
雖然在綠茶、芝麻、花生、糯米、紅豆、綠豆裡加一勺鹽煮湯······ 聽起來相當像是 黑暗料理 ,但架不住我大宋子民尤其喜歡發明創造。
陳老師的知識點補充時間: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裡有三樣在宋朝人民手中完成,分別是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雖然一提大宋就是「積貧積弱」,但這的確是我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的輝煌時代。
這種創造精神也體現在了宋朝的茶湯裡。
據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臨安的茶肆「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或賣鹽豉湯,暑天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之屬。」
若非有文字記載作憑據,實在無法想像千年前竟流行過加了蔥、加了鹽的茶。
去觸碰一個浩瀚的時代,或許並不需要每個人都去辛苦地啃食大部頭的書籍。那一盞《知否》裡的茶,其實也讓我們窺見了宋朝風物的一隅。
那個朝代既有拿蔥入茶的「詭異」質樸,又有藏冬雪、集梅花,待到暑天來飲的文人風雅。
還是那位汪曾祺先生,他細細地剖「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頭」這一俗語,講宋室南遷,講人口眾多,從而講宋朝時的杭州人因喜喝擂茶,每天都要損耗大量的搗擂茶的木杵。
切入點極小,但那一片盛世的衣角很真。
宋朝是個很矛盾的朝代:它既有積貧積弱的刻板印象,又的確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高峰時期;它既有殘害忠良嶽飛的晦暗時期,卻也是讓範仲淹、歐陽修、富弼、王安石、司馬光等名臣熠熠生輝的時代大背景。
透過浩繁卷帙可以窺見一隅,透過美食茶飲也可以窺見一隅,這一隅與那一隅未必是同一處,但兩處都好。
最後,希望陳老師年後收到的擂茶是好喝的。
參考文獻
《湘行二記》(汪曾祺)、《夢粱錄》(吳自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