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昆蟲死了還能走(昆蟲死後為什麼都是)
2023-05-25 01:31:12 2
昆蟲是世界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我們常見的蚊子、蒼蠅、蟑螂等都是昆蟲的一種,因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昆蟲了。相信小夥伴也發現了,如果在家裡看到一隻死掉的昆蟲,它總是「四腳朝天」的姿勢。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它們為何死後會是這種姿勢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落地姿勢
在昆蟲界,除了那些以幼蟲度過生命90%以上時間的動物外(比如蟬),其他昆蟲大都比較「短命」,比如蜉蝣成蟲後一天就死亡了,家蠅20天左右就死亡、羽化後的蟬在20天左右也會死亡等等。
昆蟲由於是雜食性的,而且它們的食物佔比最大的就是植物(肉食性昆蟲除外),因此它們通常都棲息在離地面一定距離的植物上。隨著昆蟲「死期」的慢慢接近,其抓握能力逐漸的下降,最終會掉到地上。
而掉到地上時的姿勢一般都是背部向下,這是因為在摔下來之前動物基本都是腹部與抓握的位置平行的,這就好比人爬梯子,不小心鬆開了手,必然是背部著地的。此時,即便是昆蟲落地還沒有死掉,它也沒有力氣再翻過來了,因此,被我們發現時,它們就呈現出了「四腳朝天」(事實上昆蟲的不止四腳)的姿勢。
裝死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動物有著自己躲避天敵和危險的方法,當然大多數的動物選擇的是沒命的逃。不過,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昆蟲被抓住後都會選擇「假死」,這是許多昆蟲的一種應激反應,當它們感受到外界的一些強烈的刺激(比如光、氣味、溫度等等刺激)時,它們通常產生應激反應。
此時昆蟲的表現是肌肉收縮,身體僵硬,一動不動,如果此時昆蟲恰好在高處,它們會摔落下來,如果此時在地面上,它們會直接爬在地上,或者是乾脆用腿用力蹬將自己翻轉過來,這樣就能躲避一些只吃活動獵物的獵食者。
因此,有時候我們看到昆蟲四腳朝天因為它已經死了,但其實它只是在「裝死」。
死的過程中或者死掉後又翻過來的
我們先說「死的過程中翻過來」,昆蟲屬於節肢動物,它們都有一個特點:腿雖然不少,但都太細了,此時一旦一隻昆蟲進入老死狀態,它的腿部力量先開始弱化,隨後就會出現腿腳不靈活,在正常情況下,昆蟲的腿保持相同的姿勢,它們能夠平行於地面,當腿開始不靈活時,就容易發生一側支撐力比較差的情況(一邊高一邊低),這樣很容易就翻過去了。
翻過去後,瀕死的昆蟲已經沒有了掙扎的力氣,它們也翻不回來了。同樣的,如果是一隻昆蟲被殺蟲劑給噴到了,同樣會經歷上面的過程,不同的是殺蟲劑會切斷昆蟲體內的神經系統的連接,所以此時出現的腿部運動不協調是神經系統被切斷導致的。正常情況下,昆蟲即使被翻過來,也能自己翻回來。
其次是「死掉後又翻過來了」,昆蟲死掉後當然不會自己翻過來,而是被風吹過來的。當昆蟲死後,它的腿通常會縮回來(伸出去需要肌肉和神經的配合),這樣昆蟲的整個身體就像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隨著昆蟲死亡時間的推移,它體內的水分逐漸的蒸發,此時對於一些甲殼類昆蟲來說,背部的重量顯然要大於腹部的重量,此時風會將它們吹翻。
吹翻後,由於與地面接觸的面積變小,再加上昆蟲類似於橢圓的背部,風再吹,昆蟲的屍體也就轉一轉,很難再次翻過來了。(當然,也有昆蟲死後腿是伸開的,這樣在地面上撐著,更容易被風吹翻)
不小心翻過來
對於不同的昆蟲來說,翻轉身體有的很簡單,有的卻很難,比如擅長飛行的昆蟲翻過去後,更容易翻回來,這是因為翅膀與肌肉相連,而且有翅膀的昆蟲其連接翅膀的肌肉大都比較的發達,所以只需要用力的揮動翅膀,很快它們就會翻過來。
但是,對於那些沒有翅膀,身體又相對較寬的昆蟲來說,一旦不小心翻過去了,它們就很難再翻回來了,這是因為沒有翅膀,身體較寬的昆蟲在不小心翻過去後,其背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較大,而作為節肢動物,它們的身體靈活性又比較差,所以很難自己翻過來。
這一部分昆蟲就只能靜靜地等待被吃掉或者是活活餓死,而那些活活餓死的昆蟲自然就是「四腳朝天」了。
昆蟲在死後絕大多數都是「四腳朝天」的,這是由多個原因造成的,比如被風吹翻、不小心翻過去翻不回來、瀕死的時候腿部的不協調、從高處掉落、吸入了殺蟲劑影響了神經系統等等。
get奔奔蟲控 學習更多消殺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