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愛著女徒弟(師傅徒弟徒弟妻子)
2023-04-16 11:09:44 3
今天是2021年的4月5日清明節的時間,孤獨和落寞的情感會慢慢在這個季節蔓延。
分享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人老了,很多幸福的家庭會因為疾病被拆散。很多老人會鰥、會寡、會孤獨。
小區裡有這樣一位老人,她的老公在2020年去世了。她和自己的孫女一起生活。在老伴去世的一兩個月裡,她的神智是不清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好起來。以前,她都是拉著老伴的手在院子裡面散步,現在,她拉上了徒弟的手一起散步。徒弟,男性,70多歲了,前兩年腦中風,一側肢體活動不便,按照我們的說法是拖著腿在走路。於是,在老公去世後,她主動拉起了徒弟的手,從冬天一直走到了現在,已有半年多的時間。開始,所有人都不在意,但是,後來,風言風語多了起來。
手拉手簡筆畫,作者畫的
為什麼呢?因為,徒弟有妻子,現在她和他每天相約手拉手在散步,不見了妻子的蹤影。小區有微信社群,有一天,徒弟忍不住了,發了一段精心準備的文字。說:「我的師傅是黨員,我是個殘疾人,我的師傅是在學雷鋒做好事。」後面,兩人繼續相約拉手散步。
有一天,院裡子的另外一位老婦人遇到這位徒弟的妻子,從來不主動打招呼的妻子衝著這位老婦人主動地笑了笑,老婦人心裡在想這件事。 這位老婦人她是我的母親。母親回家後和我說了這件事的原委。原來,在風言風語漸起時,有一天,母親遇到了師傅和徒弟,他們兩個人。徒弟主動對我母親說:「您方便的時候帶上我的師傅一起散步吧。」母親是個熱心腸的人,也大概了解一些他們的事情,受人之邀,母親答應了。
來源自百度圖片夕陽情更濃
於是,母親開始約師傅一起外出散步,約她一起去活動站活動。但是,漸漸地,母親開始和我抱怨,因為這位阿姨時不時地失約,時不時地找不到人,害得母親滿院子地找她。院子裡其他阿姨告訴母親,她又回到了徒弟的身邊。而我母親在冬季裡,按她家的門鈴已經按的心累了。母親問我,是不是她不願意和我在一起了。是不是,我們的約定就這麼的算了。終於,有一天,母親和她攤牌了。於是,兩個老女人的約定就這麼取消了。有一天,母親又遇到了師傅和徒弟。師傅主動和母親打招呼:"你怎麼不理我了?"母親說:「因為我傷心了,因為你拋棄了我。所以我不理你了。」聽完這段話,師傅和徒弟都笑了,母親獨自走開了。母親和我說,大概是因為這段話,徒弟的妻子才主動和她打了招呼。
來自百度圖片
這麼長的敘述,一個有關散步的情感故事。我想分析的是這段夕陽的情感。師傅,徒弟,妻子他們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呢?一種說法認為,這位師傅一直把徒弟當作死去丈夫的替代品。妻子呢?據說妻子會給師傅買一些東西,送到師傅家裡。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好。作為妻子,另外一個女人天天拉著自己老公的手在院子裡散步,自己是開心呢,還是不開心呢?笑容,說明了一切,妻子她是顯然是不開心的。那麼徒弟呢?徒弟一定是開心的嗎?如果是開心,他幹嘛一定要發表個聲明來辯駁澄清呢?師傅呢,她也應該是開心的嗎?真的是愛情嗎?那麼誰不開心呢?是我們這些世俗的,堅守中國傳統觀念的人最不開心嗎?我在想為什麼沒有一個三個人拉手的畫面呢?
男和女,小時候拉手是天真!青年和中年時拉手是愛慕!老年時拉手是老不正經嗎?還是情感依靠?!是誰錯了?在和同事分享這段故事的時候,年輕的同事給出的回答是:師傅為老不尊!我覺得可能話重了。但是,只要人活著就是有情感需要的。三個人拉手的畫面是沒有的,感情的世界容不下三個人的存在。只有夫妻感情不那麼牢固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畫面。不愛了,是親情,不離家。有感情,有感恩,有依賴,有曖昧。老年的夕陽情無比珍貴,無比複雜!重複一下《清明》這首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