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思(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023-04-16 07:57:16 3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句話是誰說的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 ?這句話出自孔子老師詩詞中,完全體現了孔子老師為人謙恭低調。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跟我一起走進孔子的世界,一起去了解他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委吏」,就是倉庫保管員。第二份職業是「乘田」,就是幫人家看管牛羊。這兩份職業讓他較早接觸到了民情民生,學到了管理知識。
孔子30歲的時候,成了一個自由職業者。他回鄉開始興辦私學,相當於現在的民辦學校。他提倡「因材施教」,教出了很多品學兼優的學生。
51歲時,孔子做了「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縣長。由於孔子管理有方,將當地治理得很好,因此很快升官。先是做了司空,主管建築。然後做了大司寇,相當於司法部長,權力越來越大。
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到70歲才回到魯國。晚年的他開始整理中國的古代文獻,精心培養學生。他一生言傳身教,學生遍布天下,相傳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孔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都記錄在儒家經典《論語》中,這部著作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後來兩千多年的思想和文化。孔子是中華民族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聖人名言——子曰: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言必信,行必果。
「生活不應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應有詩和遠方」以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永遠充滿信心,孔子老師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才做了 縣長,才有了自己的事業。我們要學習孔子老師不斷學習 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待人處事要忠誠老實,在社會中我們就應該學習孔子老師的這種思想,人與人之間要多些真誠,這樣我們就算沒有很大的作為,也會成就那個做好的自己這樣大家相處起來才是最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