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需在什麼時間內進行預防(HIV感染人數超百萬)
2023-04-17 03:45:31 1
儘管愛滋病已經從致命性流行病變為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感染者的病死率顯著降低。然而,目前新發感染人數仍呈現持續增加趨勢。在近日舉行的一個關於HIV預防的線上會議上,專家表示,當前如何預防HIV新發感染已成為防控愛滋病傳播的關鍵,而今年新冠疫情的暴發更為抗艾工作帶來巨大挑戰。新發感染者性傳播佔95%隨著醫學的發展,愛滋病不再是絕症,而演變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類似,感染者的病死率顯著降低。然而,目前新發感染人數仍呈現持續增加趨勢。
在我國,HIV經輸血傳播基本阻斷,經靜脈吸毒傳播和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性傳播成為主要傳播途徑。中國新診斷報告愛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0月新報告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性傳播佔23%,具有很高的感染風險,這部分危險行為人群的HIV 防控形勢仍然嚴峻。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DIS)在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報告中提到全球約大部分(62%)HIV新發感染發生在高風險關鍵人群及其伴侶,針對高風險人群的預防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目前尚無預防愛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做好愛滋病預防工作。
HIV的防控關鍵還是在暴露前預防
HIV的預防策略主要分為行為幹預和生物醫學幹預兩類,其中,行為幹預措施包括伴侶教育、針具交換、推廣安全套使用等,生物醫學幹預措施則涵蓋了性病治療、母嬰阻斷、治療即預防(TasP)、暴露前預防(PrEP)和暴露後預防(PEP)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汪寧教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汪寧教授表示:「對於已經感染的病人,我們希望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於危險人群我們希望通過諮詢和教育,甄別出更加危險的人群可以通過暴露前和暴露後的預防進行預防,減少HIV新發感染的發生。因此HIV的防控關鍵還是在暴露前預防。暴露前預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病毒的人在發生易感染HIV病毒行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以預防HIV感染的方法,PrEP這種方式只要採用就有效,可顯著降低通過性傳播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能為有較高愛滋病病毒感染風險的人提供有效預防。PrEP預防HIV感染的原理,是通過提前服用抗HIV感染藥物來限制HIV進入之後在人體內的複製,從而達到預防HIV感染的效果,在很好的依從性之下,暴露前預防用藥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可達90%以上。」
愛滋病預防新突破,「事前預防」可降低高危人群感染風險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張福傑教授
據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張福傑教授介紹,暴露後的預防是偶爾一次危險性行為發生之後再吃藥,換成大家容易理解的話就是「後悔藥」,需要在72小時內通過藥物服用來停止感染,越早服用越好。而處於較高HIV感染風險的人群則更適合使用暴露前預防藥物。
「目前在中國已經有了首個獲批用於未感染人群HIV暴露前預防藥物,每日一次、一天一片和短程療法(性行為前24小時服用兩片、性行為以後在24小時和48小時各服用一片)。如果能堅持每天服用一片,使得藥物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濃度,可大大降低經性途徑傳播HIV的風險。」張福傑教授說道。
張福傑教授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藥物預防:「對於有危險性行為並且很難改變的人是適合的。第一、一定是HIV陰性,就是沒有被感染;第二、有以下至少一種危險性行為:男男性行為者(MSM)、感染HIV病毒高風險的異性性行為者、HIV單陽性伴侶中的HIV陰性者、有其它合併性病、有濫用毒品或者有酒精依賴、不堅持使用安全套、從事性交易等,這些被我們定義為PrEP的目標人群。我們把這些人群篩選出來以後還要進一步進行醫學標準的篩查。在中國只推薦用於18歲以上存在HIV的風險、同意服藥並且能保證有好的依從性的人群,還有些禁忌症,比如嚴重的腎功能損傷者就不適合使用。服用藥物以後應該在早期前三個月,每個月都要評估一次,一個月之後每一個月都要對病人進行評估和指導,一是觀察有無服藥的毒副反應,更重要的是要評估沒有好好服藥會不會產生HIV的感染。」
暴露前預防並非疫苗,身體不會產生愛滋病病毒抗體,因此需要定期服用使用才能達到其預防效果。張福傑教授指出:「PrEP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性高度依賴服藥依從性,服用PrEP藥物的依從性越高,降低HIV新發感染風險的效果越好。雖然也有研究顯示,一個星期如果至少服從4次藥物,有些漏服的話仍然能夠起到100%的預防效果,但是我們仍然不主張經常漏服藥物,畢竟藥物的預防所使用需要的藥物濃度和治療是有差別的。需要提醒的是,作為有效的HIV預防手段,PrEP並不能預防其他性傳播疾病,因此,在高風險人群中應提倡包括治療就是預防、暴露前預防和安全套使用的綜合預防策略。」
採寫:南方都市報 曾文瓊
實習生:黃菁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