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六盤山(清平樂會昌踏遍青山人未老)
2023-05-04 02:54:01 1
前言:詩人是偉人,偉人是詩人。讓我們從詩詞的角度看井岡山,看這片紅色的土地。------星火燎原新媒體工作室《井岡詞作》專題
《清平樂·會昌》是詩人在長徵前夕作的,是他在根據地時期創作的最後一首詞。詩人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徵,心情又是鬱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現了同一心境。
這首詞寫於1934年7月。詩人曾說寫詞時的心情"鬱悶"、當時,由於當局的錯誤指揮,第五次突圍節節敗退,根據地日漸縮小,形勢危急。詩人慘遭排擠,只好在會昌天天爬山,心情鬱悶,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有人認為,詩人以"風景這邊獨好"的形勢教育戰士堅定信心,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神激勵大家的鬥志。今天,就這首詞的字面看,我們覺得"風景這邊獨好""更加鬱鬱蔥蔥",盛讚了會昌雄渾闊大的壯美的景色,詩人詞情豪放,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通過以上解讀,可以確信無疑地說,這首詞演奏了一曲壯麗的樂章。這一樂章,由三個樂段組成。第一段,行軍進行曲,曲調豪放粗獷兼有輕快跳蕩,主題是"工人農民齊踴躍";第二樂段,戰鬥進行曲,曲調高亢、昂揚、激越、威猛,如飆風迅雷,雄渾磅礴,主題是"橫掃千軍如卷席";第三樂段,勝利進行曲,曲調豪縱、明快、樂觀,主題是"風景這邊獨好"。;
在今天,這首詞對於我們自立自強,振興中華,仍具有很大的激勵、鼓舞作用;所蘊含的"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思想,在人類永久消滅戰爭之前的歷史時段裡,仍然是不可移易的真理。
出品:星火燎原新媒體工作室
本文參考了部分專家學者的資料,在此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