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詳解(民間俗語五樹進宅)
2023-05-03 18:06:12 2
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從古代開始,那時的人們已經懂得講究吉利和意頭,因此,也留下一些俗語,傳遞給大家不少的信息。俗語在民間很流行,其中有一句話叫做:「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指的是哪五種樹,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五樹,分別是松樹、柏樹、梨樹、槐樹、桑樹。首先,說說松樹。它代表高風亮節和正直,但出現的地方通常在墓地旁。這是留下來的一種傳統,古人認為,松樹象徵萬古長青,精神不死,再加上樹的壽命很長,有一個好兆頭。若將松樹種在家宅的門口,不僅不吉利,人們對此也比較忌諱。
柏樹,它跟松樹有著類似的地方,同樣是被種植在墓地中。人們稱之為「墳頭樹」。若在自家庭院裡種植松樹,寓意也並不好。不過,它本身也是象徵長久永恆。梨樹,想必這種樹不能種在家裡的原因,大家也已經十分的清楚。「梨」跟「離」字同音,象徵著分離。古人也不願意種梨樹,只是為了能夠讓家裡有個好兆頭。
槐樹,槐有一個「鬼」字,當時的古人們覺得比較晦氣,認為此樹陰氣很重。樹上有一種叫做「吊死鬼」的小蟲,平時都會好好待在樹上,受到驚嚇,就會脫離樹枝懸在空中。人在經過時,蟲子有可能也會落在身上,雖然花開時確實是一番美景,可槐樹也因此變得不受歡迎。
桑樹,這種樹會結出好吃的果實,可古人覺得「桑」字並不吉利,會聯想到「喪」字。所以,桑樹自然被排除在外。那麼,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在新社會時代,人們的腦中早已不存在這樣封建的觀念。跟以前相比,大家的觀點有了很大的改變。如果自家院子不小,那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種樹來種植,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實際上,我國種樹造林的歷史,能夠追溯到3000年前。在《禮記》中曾經說過:「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是說,春天種樹的話,是一種功德之舉。其實在虞舜時代,人們已經開始知道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了。當時已經有專門執掌山林的官職和官員。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明白種樹對於生活的意義。
有不少著名詩人,平日裡也有種樹的興趣愛好,比如說白居易,被人稱為「種樹迷」,官做到哪裡,樹就會跟著出現。柳宗元不僅姓柳,也鍾愛柳樹,到柳州任刺史時,曾經看見老百姓在柳江西岸種植柳樹,寫了一首包含有不少「柳」字的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