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運營時的體會和總結(微信公眾平臺運營體會)
2023-05-04 04:33:23 1
微信公眾號運營時的體會和總結? 微信運營的較為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編排好的內容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微信公眾號運營時的體會和總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微信公眾號運營時的體會和總結
微信運營的較為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編排好的內容。
1.人物的相關性。在我們運營的過程中,比如我們的特色欄目封面人物,選取的對象基本上都是我們的粉絲投稿或者校園大使們的同學,這樣推出去的封面人物都是大家周圍真真切切的人,而不是那些虛無飄渺的校花校草,這樣人物的距離感會大大降低。
2.內容的相關性。我們以往推最美大學、大學放假時間之類時,所選用的院校多是清華、北大、武大之類,但是這些學校的學生關注我們帳號的太少了,而且這些學校和大家距離太大,基本上文章很難產生共鳴,閱讀基本都只有3000-4000;所以後面我們在推這類文章時,多選普通院校,多選粉絲較多的院校,這樣推出的文章閱讀和分享都會高很多。
3.標題的藝術性。
下面開始重點說一下粉絲推廣。
1.找朋友關注。和讓朋友推薦朋友關注,這個很需要執行力和厚臉皮,但是依靠你一個人和幾個要好的朋友,短期推到500-800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一多半人基本都是發個朋友圈,說運營了一個微信,希望大家關注,但是很多人基本都不會關注,所以還不如群發,然後擬好話術,這樣關注率會很高。
2.貼吧刷帖。貼吧刷帖是個體力活,但是刷的多,一天帶個兩三百粉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刷帖的時候在於一個不被刪帖,二是刷的多,三是要有誘導性,比如抽獎、福利、聊天等。
3.增加搜索權重。
4.活動推廣。活動的效果應該是最見效的,但是性價比卻不一定,雖然很多微信公眾號會黑幕或者不發獎品。目前效果差的活動基本就是分享圖文並截圖抽獎,回復關鍵詞抽獎等,這樣的活動對用戶來說參與感很低,因為用戶知道獲獎的概率不高。而類似於點讚、收集評論、製作抽獎活動專題算是效果比較好的。尤其是活動,如果運營者不忍心欺騙粉絲,那也就很多涉及抽獎的活動都做不了。另一個比較好操作的就是,邀請好友關注送禮品的活動,運營人員可以根據投入產出比核算自己的推廣成本,能夠很好地控制邀請好友數量和獎品的關係。
5.帳號互推。能夠有大號互推是很幸福的,但是沒有大號互推也不用煩惱,你可以自己聯繫一些和自己粉絲接近或者稍微多一些的帳號互推。當然聯繫一些大號也不是特別困難的,尤其是一些公司帳號,因為大家都有kpi,kpi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粉絲或者相關的其他東西,即便你在粉絲上有差距,你可以在其他方面去彌補,比如帶來多少app下載或者活動參與等,這樣對方也會覺得不錯。
6.免費資源推廣。對於用戶來說,免費的東西就是好的,比如簡歷模板、ppt模板(為了避免侵權,最好選用免費的東西並註明作者)求職面試經驗、籤證護照辦理攻略、全國熱門景點全攻略等,這樣的內容可以得到用戶很好的傳播,而且容易增加粉絲,只要關注並且回復XX就可以獲得免費資源,在可以通過貼吧、微博、豆瓣之類的刷帖,一舉兩用。
7.硬推。硬推這個其實是很不好把控的,尤其是粉絲活躍度,粉絲來源,還有就是投入較高。
8.其他方法。比如微博、垂直媒體等,這些就看自己的資源了,沒資源的也就直接忽略。如果只是為了增加粉絲,有很多互粉QQ群、互粉小組,可以加進去互粉增加關注。
最後就只剩傳播和活躍了,關於這個的一些看法也簡單說說。
1.內容要和用戶產生互動。比如我們封面人物最開始只是單純的一個展現帥哥美女的欄目,後來可以粉絲投稿和推薦,再後來又加上分享圖文並截圖給我們可以獲得封面人物微信號或QQ。
2.內容要緊跟時間點。內容要善於借勢和利用熱點。
3.集中好於廣泛。對於文章和活動的推廣,專注於一篇文章或活動的傳播會比分散效果更明顯,這個效果指整體的閱讀的提升和粉絲的增長。一篇文章發動100個人去分享,比讓不同的10個人分別去分享10篇文章效果更好。
4.創造粉絲間的互動。互動分成用戶和微信運營者,以及粉絲與粉絲。因為微信決定了用戶只能在後臺與運營者交流,所以運營者可以通過抽獎、紅包、投票、測試等一些需要用戶參與的方式帶動用戶活躍。而如果是希望用戶與用戶之間產生火花,這時候運營者可以添加微社區,創建QQ粉絲群,微信交流群等。
關於圖文發送頻率、圖文推送時間主要就看微信定位而言了,定位不同粉絲群也不同。比如我們的微信,都是學生粉絲,6點左右的推送效果就會最好,因為學生下課了,而晚一點或者早一點,學生都在上課,效果就會差很多。
本文是成都網站建設公司、成都網站設計製作公司與成都APP開發公司-桔子科技公司為您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