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參的十大禁忌是什麼(看看人參的這些食用禁忌)
2023-05-03 19:21:12 3
關於服用人參的禁忌問題,國內外的看法不盡相同。《重訂本草徵要》:「人參,亦有不宜用者,世之錄其長者,遂忘其短,摘其瑕者,並棄其瑜。或當用而後時,或非宜而妄設。不蒙其利,只見其害,遂使良藥見疑於世,粗工互騰其口,良可憾也。」
日本專家認為,自古以來,人參就被視為壯身與強精之用的藥草,其優點是能配合使用者的年齡與症狀而出現應有的效果。從嬰兒到老年人,都可以將人參當作「補劑」而安心使用。
但中國人參研究者的看法與此有所不同,綜合如下:
1、新生兒不宜服用人參。
有人讓新生兒口服人參,據稱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實踐證明,其效果是很不好的。有人給自己的新生兒口服0.5~1.5克紅參後數小時,便出現煩躁不安、哭鬧拒乳、抽搐驚厥、心率減慢、心音低鈍等現象。
2、正常兒童不宜用人參或人參滋補品。
一些獨生子女家長把自己的寶貝兒子看成「小皇帝」,因此服用人參或含人參的滋補品。結果使「小皇帝」提前長出鬍子,陰莖增大等,令其父母啼笑皆非。
民間有「少不服參」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人參含有達瑪烷二醇糖苷和三醇糖苷等成分,連續大劑量服用,容易使人興奮、激動、失眠、食欲不振、神經衰弱等,小兒如果服用過量,對大腦皮層、神經中樞可引起麻痺,造成心臟收縮減弱、血壓下降、血糖降低,甚至危及小兒生命。
但是對「少不服參」之說也要一分為二。
中醫認為小兒龜背、雞胸、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腳軟、肌肉軟、口軟)基本都因為虛弱所致。治療這些病,中醫使用人參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諸如:龜背使用的補中益氣湯、五軟使用的挾氣散、尿床使用的桑螵蛸散等,都有人參在裡邊發揮作用。
3、青壯年人不宜飲用人參湯。
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服用人參湯,容易弄得口乾舌躁,鼻竅出血。要知道,出血往往是服用人參中毒的典型症狀,不僅表現為鼻竅出血,還表為齒齦出血、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據報導,有個身強力壯的青年人喝了人參湯後,發生血熱現象,頭髮過早地脫落,變成一個禿子。
4、舌苔厚而膩(呈白色或黃色)的人,不宜服用人參。
這是一個最簡單易行的觀察宜用不宜用人參的方法。舌苔厚而膩的人有溼熱。所謂溼熱,是溫病中的一種。症見發熱,頭痛、身重而痛、腹滿食少、小便短而黃赤,舌苔黃膩,脈濡數等。
5、中老年人一般也不宜長期多服人參。
服用人參一定要適量,不能過量,更不能認為多多益善。因為過量會引起胸滿腹脹,胃呆頭眩,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一般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
《中藥學》:「一般中藥的常用內服劑量(即有效劑量)約為5~10克」。總的來說,長期適量地服用人參是不會有問題的,如果長期地大量服用人參,肯定是不會有好效果的。任何藥物都不能違忌使用或過量使用,否則會引起不良反應,都屬於濫用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