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是哪些(八旗你真的了解嗎)
2023-05-03 19:05:05 1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提起清朝,就不得不說八旗。對於八旗,你真的了解嗎?
來源於網絡
清朝是滿洲人執政的朝代,八旗是滿洲人的根本制度。
八旗起源在滿洲人早期,是以狩獵為主的。他們出兵或者狩獵,都是按照家族或者村寨統一行動,一般10人選一個首領,這十個人稱為牛錄,滿語是「箭」的意思,而這個首領稱為「牛錄額真」,就是箭主的意思,滿清時期稱為「佐領」,是官職名稱。
萬曆十二年,努爾哈赤興兵,正是利用了滿洲人的這種傳統的狩獵組織形式。隨著努爾哈赤手下的兵士越來越多,在萬曆二十一年,努爾哈赤對手下人馬進行了第一次規模比較大的整編,規定以300人為一個牛錄,設一名牛錄額真管理,五個牛錄為一個甲喇,設一名甲喇額真管理,五個甲喇為一個固山,設一名固山額真管理。改編之後,所有的牛錄分別劃歸黃白紅藍四色旗下。而努爾哈赤起兵初期,以黑色旗為主。這樣算下來,已經有黑黃白紅藍五個旗了。
到了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基本統一了建州女真部落,手下人更多了,於是進行了第二次的整編。將紅白黑三旗擴編為八個旗:原紅旗擴編為正黃、鑲黃兩旗;原白旗擴編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擴編為鑲藍、正紅、鑲紅三旗。原來沒有擴編的白旗、藍旗分別劃歸到正白、正藍旗。如此,八旗的制度建立起來了。
而這些僅僅是滿洲八旗,而所謂的滿清八旗,還包括另外的組成部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皇太極並沒有將蒙古八旗獨立出來,因為當時人數不多,所以是把蒙古人編為牛錄後,劃歸到了滿洲八旗中。後來皇太極將這些蒙古族人編成了兩個旗,而且開始的時候,叫做左右二營。到了天聰九年,才正式組建了蒙古八旗。
而漢軍八旗是皇太極崇德七年才正式組建的。最初的時候,努爾哈赤為了擴大兵源,從俘虜的漢人奴隸中抽取一部分,劃歸到滿洲八旗人家為奴。到了皇太極時期,為了避免民族矛盾,也為了統治漢人,皇太極提拔漢人官員或者利用投降的明朝官員來管理這些人。到了崇德七年,正式擴編為漢軍八旗,旗幟顏色和滿洲八旗一致。
八旗等級之分八旗初建,並沒有上下之分,只是為了劃分作戰單位,便於管理。最初正黃旗、鑲黃旗是由皇帝統領,其他六旗是由皇帝的兄弟子侄統領。順治七年,統領正白旗的多爾袞去世,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順治收歸正白旗由皇帝親領。其實,從入關之後,宗室王公和皇子分府後就不再劃歸到正黃、鑲黃。而順治收歸正白旗之後,正白旗也剔除了除黃帝外的其他宗室。慢慢的,由皇帝統領的正黃、鑲黃、正白旗就稱為上三旗,而其他五旗稱為下五旗。
八旗在清朝前期,相當時間具有強勁的戰鬥力,對內剿滅「三藩」,對外痛擊沙俄收復雅克薩城,也算是戰功赫赫。可是清朝初期,朝廷採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大批良田劃歸旗人,豁免旗人的賦稅、勞役等,種種優惠的政策,讓旗人慢慢的疏於騎射,不再勇武。到了清後期,旗人已無戰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