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長的步行街是哪個城市(快子路真的有筷子)
2023-05-03 00:02:24 1
佛山市禪城區民政局近日宣布,禪城建區以來首個地名規劃——《佛山市禪城區地名規劃(2020——2035)》正式出臺,以資源梳理和命名指引等方式,強化傳承城市「最佛山」的寶貴地名文化遺產,助力佛山嶺南文脈之城建設。其背後,近年來禪城區道路類地名命名的年均業務量為20個,城市地名路名亟需從連貫性、規範性與科學性的角度進行系統保護。事實上,佛山眾多的老地名中所蘊含的嶺南文脈故事與內涵,意味深長、歷史厚重,一起來看一看。
愛「龍」也愛「福與安」
古地名裡的文脈傳承
歷史長河中的古地名,是佛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歷史遺存。要問作為明清「四大古鎮」之首的佛山古鎮和周邊區域古地名中,使用最多的地名漢字是什麼,背後又有何深意?不妨從這幾個維度來看看。
如果從代表著地理地貌的漢字來看,鶯岡大街、塔坡、麥岡裡、大墟地、三角地等這類帶有「岡」「坡」「地」等字眼的地名中,凸顯出佛山岡丘之地星星點點的地貌特徵。
塔坡街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海心沙、江邊沙、米艇頭、汾流街、沙塘坊、塘邊裡、新湧口、湧邊坊、將軍湧邊、福源裡、大基鋪、新基裡、桑基巷這類帶有「沙」「塘」「湧」「源」「基」等字眼的地名,折射出的又是佛山沙洲、河湧、池塘星羅棋布的景象。從這類老地名中,可以想見佛山城市街巷的自然地理景觀與河湧環繞之象。
塔坡街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佛山古地名中,人們最偏愛的吉祥瑞獸則是龍,現在東方廣場後面,仍舊有聚龍街、文龍街等巷子保留了下來。在民國初年,佛山帶「龍」字的地名可不只這麼多,不完全統計,帶「龍」字的佛山街巷甚至有50餘個之多。會龍街、聚龍裡、青龍巷、雲龍裡、寶龍巷等,都是中華民族對」龍」字情有獨鐘的折射,尤其是在水網發達、河湧密布的嶺南街巷,佛山人則明顯更加青睞「龍」字帶來的祥瑞之氣。
與吉祥祝福相關的道路名稱,很多還一直沿用至今,佛山人耳熟能詳的福賢路、永安路、慶寧路、福盈路、華安裡等等,都傳遞出吉祥、幸福、安康的美好祈願,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佛山人的城市記憶。其中,大福路曾在2006年更名為嶺南大道。
福賢路一角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此外,聚族而居是廣府民居文化當中重要的特點。在佛山明清時期富有的家族中,大多以「坊」為單位聚族聚居。比如,在祖廟街道編撰的《佛山古鎮歷史輝煌與尋跡》這本書中,學者考證認為,文會裡就是清朝早期楊氏家族的豪宅群,居仁裡是清朝中後期區氏家族的區家莊,晚清寶善坊是葉氏家族的葉家莊,而隔塘大街居住的是從明代開始定居的霍氏家族,一直到晚清,這個家族都還在霍畔坊修繕完善本族的聚居地。
快子路真的有「筷子」
從地名回望佛山古鎮工商業繁榮
今天,佛山古鎮蓮升片區的改造蓄勢待發,這裡面最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一條路——快子路,其實是古鎮裡得名較早的道路,而快子路真的跟筷子有關係。話說筷子可是清末民初佛山的大宗手工業,你能想像到的木筷子、漆筷子、竹筷子、骨筷子等等不同的品種,在快子路這裡應有盡有。
據說,筷子行業的作坊大多雲集在快子街以及臨近的青雲街等,店鋪則在快子路。民國著名的筷子店號有「陸昌記」「陸生昌」「曾泉記」等。即使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筷子行業在一段時間內仍是佛山的大宗傳統手工業之一。根據1954年的統計,當時的佛山有私營店鋪78戶,產品既有內銷、也有出口。
快子路一角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當然,快子路雲集的又不僅僅是筷子行業。快子正街也曾因為生產和經營鈕扣而被稱之為「鈕街」。因為當時的人們喜歡穿長衫、馬褂等等,配上精雕細琢的銅扣子,美觀大方。在清朝這個行業最興旺時,快子正街就有10多家經營鈕扣的店號。此外,在當時塑料行業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筷子路也是金屬加工業的雲集之地,要買個盆、爐、壺、鍋碗,甚至是小到蚊帳鉤、門環、櫃耳等等,都要到這條路上來。
快子路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佛地以工商立市」。除了快子路,皮箱街、京果街等一眾以工商業、農副產品等命名的街巷古地名,也傳承至今。這背後,佛山地名中按照手工業、工商業來命名的街道眾多,呈現出工商業城市文脈、商脈的傳承與發展。
比如遠近聞名的線香街、金線大街、豆豉巷、京果街、舊檳榔街、芽菜巷等等。在佛山古鎮的城市格局當中,這些極具手工業與商貿名鎮特色的地名,成為今天的人們重構佛山古鎮手工業商貿業繁榮景觀的基礎,也可管窺嶺南文脈中所蘊含的獨特的產業基因。當然,還有今天仍舊存在的鶴園、祖廟等地名,在歷史上的鶴園鋪、祖廟鋪,既有祖廟大街、鶴園正街工商業高度發達的景象,又是佛山宗族聚落特徵相互融合的典型。
舍人大街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此外,現在從佛山老城區燎原路進去,舍人前街等地名依舊存在,這裡依舊延續著老城區濃濃的煙火氣。被供為「佛山人的財神」的梁舍人,其實是因為其孝心感動上天並「感動佛山」,舍人十三街等街道就以其名命名,他因此成為地方的精神象徵而進入到城市街巷的命名體系當中。因為佛山人始終相信梁舍人的庇護,會帶來財運。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強調孝道,梁舍人所代表的孝道也在古地名舍人大街、舍人前街中一路傳承,而這類地名背後的故事與內涵,也同樣可以成為今天觀察和探討佛山社會高度自治能力的小切口。
舍人大街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閻鋒
【拍攝】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作者】 閻鋒;戴嘉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