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任何一家門店都接受退換(全球任何一家門店都接受退換)
2023-09-11 22:53:23 2
繼「加拿大鵝」鬧出「中國大陸門店不得退貨」一事後,
其他國際品牌
也被曝光存在「內外有別」現象。
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售後政策規定,
中國大陸是7天內可以退貨、30天內可換貨,
但在美國、加拿大就可以30天內退貨。
此外,
退換貨政策中專門標註了這樣一句話:
全球任何一家門店都接受退換,
但不包括巴西、中國、哥倫比亞等地區。
這些歧視性「更換條款」,
讓不少國內消費者陷入維權僵局,
消費體驗極差!
與消費者對國際大牌的高期待相比,
心理落差極大!
這類事件不是一兩回了,
此前就有國際知名汽車、手機、快消品、戶外等品牌,
被爆出在中國和其他市場國家搞「雙標」。
現在,加拿大鵝、LV等還搞「內外有別」,
再次暴露此類問題具有一定代表性、普遍性,
需要相關企業加以重視,
及時糾正錯誤做法,防止再次出現。
由於歷史原因,
早期發展中國家的質量理念,
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
一些跨國企業憑藉壟斷地位,
針對不同消費市場採取差異化的產品策略,
如同款產品質量不一、同質產品價格不一,
結果就是「掠奪」並「轉移」他國消費者福利,
最大化自身的利潤。
特別是,收入增長迅速的發展中國家,
消費需求變得旺盛,
國內高端供給短缺,
擁有「賣方市場」優勢地位的大牌廠商,
將對奢侈品存在心理幻覺和「剛需」的消費群體,
一吃一個準,
以至於變本加厲、成為慣例,
缺少對歧視行為糾偏的自覺。
這種錯誤的行為,
必須也必然得糾正。
從市場自身力量來看,
中國消費者權利意識覺醒,購買力日益強大,
並且可替代的高質量國貨、國潮在興起,
在供需兩端都對國際大牌建立了足夠「拍桌子」的能力,
一些跨國企業既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博弈能力,
更要重新梳理自己的「基本盤」,
認清誰是核心客戶。
加拿大鵝在財務報表中承認,
中國大陸的消費貢獻顯著。
LV在財報中也表示,
中國驅動的亞洲市場是集團增速最為迅猛的市場。
從我國國內自身的品牌建設來看,
產品質量標準越來越高,
消費者保護越來越重要。
奢侈品牌、跨國品牌生產商,
如果停留在發展中國家「人傻錢多」的舊觀念中,
以為中國等市場消費者會因「崇洋媚外」,
而對劣質產品和服務忍氣吞聲,
繼續搞雙標、店大欺客,
侵蝕我們消費升級和美好生活的願景,
不僅是自身經營戰略的重大失誤,
更將嘗到我國監管的重拳和消費者「用腳投票」的惡果。
經過這些年的消費經驗積累,
消費者還發現,
不乏一些奢侈品和「偽奢侈品」,
在經過包裝、炒作後,
進入中國等市場後獲得了超高「溢價」,
這是賺「信息差」和「認知差」的錢。
當這種信息不對稱逐漸消去,
消費者不再願意付「智商稅」,
故作傲嬌的國際品牌將難有接盤者。
現在被熱捧,
就掉牌了、脫毛了、以次充好了,
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是加速透支自身的品牌信譽。
消費品市場「內卷」是全球問題,
迎合消費升級是突破口,
這包括產品自身高質量,
也包括經營理念的升維。
在「買方市場」越來越明顯的今天,
每一位消費者手握選擇權,
質量、服務依然是不變的評判基準,
無視消費者合法權益和消費行為特徵的變遷,
再固守成見,
搞什麼落後的地域「雙標」、霸王條款,
百年老店也會遭遇自身的「諾基亞時刻」。
(原標題:這些洋品牌還搞「霸王條款」?該睜眼看中國了!)
來源:央視網
流程編輯:TF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