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風俗(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3-09-12 18:26:57
清明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始於周朝,在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躲避迫害流亡在外,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重耳因餓暈倒,在這生命危機時刻,隨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肉湯令重耳恢復精神。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繼位,賞重臣,卻獨忘介子推,介子推卻不介意收拾行裝,與母親悄悄隱居綿山,晉文公得知憶起往惜,羞愧莫吉,歲親自帶人前往綿山,找尋介子推,無奈山高路遠,請兩人談何容易。
圖片來源網絡
此時有小人讒言放火燒山,逼出介子推,怎料大火燒遍綿山卻不見介子推。
火熄滅以後在一棵老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與母親的屍首,另有血書一封上書。
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公文下令這一天為寒食節,願明年晉公文率領眾臣登山祭拜,見老柳樹死而復生,便賜名柳樹為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節後一天設為清明節,昭告天下。
圖片來源網絡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呢?
掃墓祭祖,時至今日人們在清明節前後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貢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的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所謂踏青一年之際在於春,而清明前後,正值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趁清明假期掃墓之餘,一家老少在鄉間田野賞自然美景,領略勃勃生機,其樂融融。
插柳,清明節插柳植樹風習,據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著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也是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你們當地還有哪些習俗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感恩遇見[比心]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新奇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