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將是(曹魏五子良將中)
2023-09-12 20:43:31 1
#頭條創作挑戰賽#
在三國時期,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也有五子良將,五子良將是指跟隨曹操建立曹魏的五位將軍,也即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以及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左將軍于禁不是官職最高的,不過,在很多人看來,于禁可以說是五子良將之首。和關羽一樣,于禁生前也有假節鉞的權力,這是其他武將難以獲得的。但是,于禁最終卻是晚節不保。
一
具體來說,于禁出自兗州之地,東漢末年,于禁原本是鮑信的部下。公元189年,董卓來到洛陽,廢掉漢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於是,于禁跟隨鮑信討伐董卓。當然,在董卓遷都長安後,討伐董卓的聯軍也隨之解散了。
公元192年,鮑信等人迎接曹操入主兗州。鮑信不僅和曹操之間情誼深厚,甚至在之後討伐黃巾軍的戰役,為了掩護曹操而犧牲。因此,在鮑信陣亡後,于禁開始跟隨曹操。初平四年(193年),曹操讓于禁統兵到徐州,攻打廣威。在攻克廣威之後,于禁被拜為陷陳都尉。
興平元年(194年)到興平二年(195年),于禁隨同曹操到濮陽討伐呂布,于禁別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又率兵在須昌打敗了高雅。又隨從曹操攻打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包圍了張超,佔領了四座城池。
建安元年(196年),于禁隨曹操討伐黃巾軍劉闢、黃邵等部,屯紮在版梁。黃邵等乘夜襲擊曹操營寨,于禁領部下迎擊,打敗了黃巾軍,斬殺黃邵等,迫使黃巾軍全部投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五子良將中,于禁不僅跟隨曹操的時間較早,更立下了赫赫戰功。
二
公元209年,于禁與臧霸等人討伐梅成,張遼、張郃、牛蓋等人討伐陳蘭。張遼因為這場戰役的勝利而獲得了假節的權力。與此相對應的是,于禁不僅增加了自己的食邑,還在之後被曹操晉升為左將軍,並獲得了假節鉞的權力。在三國時期,假節鉞代表皇帝出徵,這意味著于禁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請示、右匯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
進一步來說,這體現出君主的絕對信任。比如在蜀漢五虎上將中,深受劉備信任的關羽,也擁有假節鉞的權力。在此基礎上,于禁成為五子良將中權力最大的一位,也即張遼、張郃、樂進、徐晃四人最多就是假節,而沒有假節鉞。不過,對於深受器重的于禁,卻讓曹操失望了。
公元219年,趁著曹操在漢中之戰敗給劉備的機會,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此戰。關羽包圍了襄陽和樊城,曹仁難以抵擋,立即向曹操請求支援。於是,曹操派遣于禁、龐德前去救援。
因為當時正處在秋季,關羽利用秋雨過多的氣候特點,成功水淹了于禁、龐德率領的大軍,這就是著名的水淹七軍。在被關羽俘獲後,龐德不願意接受對方的勸降,所以,關羽成全了他的忠義,將其斬殺。與此相對應的是,于禁卻率領大軍歸降了關羽,並被關押到後方的江陵。
得知于禁投降、龐德戰死的消息後,曹操一開始是難以置信的。在曹操看來,于禁跟隨自己幾十年了,怎麼在面臨險境的時候,反而不如半路歸降自己的龐德呢?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呂蒙偷襲荊州,在關羽兵敗被殺後,于禁又流落到了東吳。
三
另一邊,曹操去世後,曹丕於公元220年繼承了魏王的寶座,並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從而正式取代了東漢王朝。到了公元221年,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所以他不僅向曹丕稱臣,還將于禁等人送回了曹魏。于禁回到洛陽後,曹丕表面上給予安慰,讓他不要想太多,還冊封其為安遠將軍。
曹丕還下詔說「當年春秋時期晉國的荀林父戰敗於鄴,秦國的孟明視全軍覆沒於崤山之時,秦國與晉國都不曾讓人替代他們,並將他們官復原職,所以後來晉國獲得了狄土,秦國霸佔了西戎,這些以前的區區小國都能如此,何況現在我這萬乘之尊呢,樊城之敗只是因水災暴至,並非于禁等人之過,現將于禁等人官復原職。」
但是,曹丕是比較小氣的,他派遣于禁去祭拜曹操的陵墓,並在陵墓的牆壁上畫了關羽水淹七軍的事跡。于禁看到後,羞愧難當,所以在同年就發病去世了。綜上,在五子良將中,于禁原本擁有較高的地位,但是,投降關羽的行為,導致其落下了一個悽涼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