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胃痛5個小妙招(快試試這幾個妙招)
2023-09-13 18:35:53 1
小 編 導 讀
經歷過胃痛的人都想第一時間找到緩解胃痛的方法,中醫在這個方面有著自身的優勢,穴位按摩、茶療、健身導引術等均可用於緩解胃痛。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醫師孫剛介紹說,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症狀比較輕,不妨嘗試以下方法來緩解。
穴位按摩緩胃痛
指壓胃舒穴:
胃舒穴是經外奇穴,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位於腰部,第12肋骨和骶棘肌交界處,相當於第2腰椎棘突旁開4.5寸處,左右各一。方法:令患者俯臥,操作者以兩拇指分別按壓此穴,可緩解胃痛、胃痙攣、胃潰瘍等,對西藥止痛劑不敏感者可以用此穴明顯止痛。也可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
按摩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向左右各2寸處,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經常按揉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治療便秘、腹脹、腸鳴、痛經、腎炎等。方法:推運腹部,右手放在左上腹部胃區,自右向左順時針旋轉摩動,然後推運至左肋下,用力均勻、速度緩慢。在具體操作時,可用大拇指按揉,力度稍大,以產生酸脹感、腹內有熱感為佳。
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處,可以調和脾胃、順氣止痛。方法:將一手拇指放於此穴,指腹著力進行點按,用力均勻,若覺指下有胃蠕動感或聽到腸鳴音更佳。
按摩足三裡:
足三裡穴可以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溼、扶正祛邪。方法: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裡穴處,做按掐活動,一掐一松為一次,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以足三裡穴有針刺樣酸脹、發熱感為度。艾灸足三裡穴還可調和脾胃,增強脾胃水谷運化功能。
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因積食導致的胃痛,順時針按摩36圈;脾胃虛弱導致者,逆時針按摩36圈。
藥茶對證健脾胃
針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不妨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來點中藥茶,但不同症狀者所選擇的茶飲不同。
•陳皮茶——理氣健脾促消化
陳皮能理氣健脾、燥溼化痰,適合有胃部脹滿、食欲不振、咳嗽多痰者。它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但其性偏溫燥,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要慎用或禁用。
•茉莉花茶——和中下氣驅寒積
茉莉花茶能理氣、開鬱、闢穢、和中等。對於寒邪導致的消化不良,飲用茉莉花茶有輔助治療的效果。但茉莉花性偏溫,不適合多飲。
•焦山楂茶——消食導滯
新鮮山楂與焦山楂的功效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前者多用於活血化瘀止痛,後者多用於消食導滯。山楂炒焦後酸性減弱,苦味增強,可用於肉食導致的積滯、胃脘脹滿、腹瀉、腹痛等,還可用於高脂血症。
焦山楂泡茶,口感不如新鮮山楂,食用時可加些紅糖或焦麥芽等,既改善口味,又可提高療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食積都能用焦山楂。焦山楂只消不補,脾胃虛弱、胃酸過多等消化系統疾病者及服用滋補藥物期間不太適合飲用此茶。因為山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收斂和收縮子宮,故妊娠婦女患先兆流產者勿食。
•雞內金茶——消積健脾
雞內金是家雞的砂囊內壁,藥房裡見到的一般有三種:生雞內金、炒雞內金、醋雞內金。生雞內金善消癥、消石,醋雞內金疏肝助脾,炒雞內金則可以消食健脾並舉。故酒食積滯可用炒雞內金泡茶。
以上方法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且胃痛較重或經常性胃痛,應及時去醫院接受治療。
調理脾胃,怎能沒有一本好的實用說明書呢?今日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保養脾胃的好書,一本在手,養脾胃不愁!它就是——
《 養好脾胃不會老 》
全書從認識脾胃開始,分別從中西醫的角度說明了脾胃的特點和功能,從五臟和諧才能延年益壽的角度說明了中醫理論中脾胃與其他臟腑的密切關係,並告訴讀者,一旦脾胃出現問題或發生疾病,會有哪些症狀與徵兆,身體會發出怎樣的警報。之後,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手段來養脾胃、護脾胃,分別講解了養脾胃護脾胃的食療方法、最簡單易學的耳療、足療、手療、經絡、內功等養脾胃法、從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調養脾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該掌握的養脾胃、護脾胃細節,養脾胃與保腦等知識。(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中醫健康養生官方號」微信公眾號,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