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這些時髦詞兒英文(不會說這些時髦詞兒)
2023-09-19 08:17:57
我們通過定義時間來定義世界,通過定義空間來定義人類,通過定義關係來定義彼此,通過各種儀式來加強這種關係。給一個東西下概念,是為取勢,獲得先發優勢。勢,沒有正確與錯誤的屬性之分。這個世界是信仰勢力的。勢,是彼此之間的位差所產生的力。勢的背後是力。無力則無勢,無勢則無權。下面簡要整理一下市面上熱門的一些定義。
「風口」,NB的人在高處吹 SB的人奔搶著所形成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集合之後的勢差。「泡沫」,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交媾的潤滑劑。當極致、專注與口碑落後於快時,就有了泡沫;但泡沫太多之後,交媾的快感就沒有了。自然也就沒有愛情結晶;「網際網路思維」,是降低維度,讓網際網路產業低姿態主動去融合實體產業,但網際網路從業者卻讓它硬起來且挺著,傲嬌、高冷。所謂女追男隔層紙。其實它是坤的位置,卻一直以乾的心態自居。「雲計算」,其實不在天上,它應該在底層。沒有網際網路,就沒有雲。因為網際網路五行屬水,雲計算其實是艘船;沒有大數據,雲也就沒有用處。數據也是五行屬水,是原油;公有雲如同國際航道上的跨國船隊運載著大量原油,私有雲意味自己搞個體運輸,組織小隊人馬,僱幾個保安,保證自己的系統運轉;混合雲是在公海時一起運輸,到國家領海時轉為自己小隊運輸。而所謂的安全包括系統自身的魯棒性、抗海盜打擊的強大性、以及運輸效率、成本等;「大數據」,的大不是體量概念,而是多維度概念。跟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歌詞一樣。河,要很寬、很長、很深,方為大河,缺一不可。大數據的時間維度、計量維度以及關聯緯度才使其成為大數據。「物聯網」,概念的本質其實是人聯網,是人用自己對萬物的理解在處理與萬物的關係。真正的物聯網就是大自然之間的周而復始、食物鏈、相生相剋。它一直存在,甚至比人更早地存在。「平臺」,不過就是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物流集散的地方。集散的能力越大平臺也就越強。「智慧城市」,在此之前中國的城市都是一樣的,同質化的產業類型構成同質化的經濟形態決定同質化的城市類型;建設智慧城市以後,城市類型決定經濟形態。城市依賴自身資源稟賦與歷史文化,每一個城市都是不一樣的。「網際網路 」,還是「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五行屬水,無形無相無我相無眾生相。 什麼都不成,水只能滲透、溶解、蒸發。真正應該是網際網路*。所以有鹽水、糖水、花露水,沒有水鹽、水糖之說。「信息化」,實質是對主體、客體以及作用流程的數位化之後,與實體世界的一一對應方才完成信息化過程。我們目前很多人鼓吹的信息化時代過時說其實並不正確。只有完成對實體世界的虛擬化、數位化之後,完成了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一一對應之後,就是信息化社會。而這個一一對應,就是智能化、智慧化。「工業4.0」,其實已經不是工業級概念了。一個概念不能從1.0到N.0,一旦有實質突變,就是是XX1.O。進入到下一個時代。「O2O」,是一個人為捏造的偽詞。世界本來是一體化的,不同的人佔據不同領域後,說我們融合吧,共同打造一個完整的世界。「場景」,是一個速成速滅的即時詞。它的三個維度在於時間、空間下人與人的交易,沒有交易就不是場景。打造場景的目的就是促成交易,並且是高頻交易。「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主要矛盾是碎片化的信息世界與人為分割的實體世界不相匹配的矛盾。「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五行是水,金融五行也是水。所以兩者天然結合。網際網路 下,金融從水變成網際網路的水蒸氣,更快、更強、更猛。否則不能承載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使命;「P2P」,以及其他所有的金融,都是水電站模式。「眾籌」,是積小流成江河。「眾包」,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翻版。「忠誠度」,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沒有忠誠度。關於「20/80」,只有獨一無二,沒有不三不四。第一時間獲取TMT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帳號中搜索「鈦媒體」或者「taimeiti」,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鈦媒體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搜索體驗,並參與編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