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斷絲連dj(從偶斷絲連到)
2023-09-19 08:07:19 1
偶斷絲連dj?編者按:跟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木偶、皮影不受場地、人數制約,表演形式靈活,一方面可以採取「走出去」戰略,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文化交流和文旅活動,努力將本土非遺技藝推向世界;另一方面可以採取「請進來」戰略,根據當地情況,發展集演出、體驗、遊學等於一體的木偶特色文旅產業,吸引國內外遊客參加非遺文化之旅,不僅可以有效帶動當地文旅產業發展,也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可持續發展,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偶斷絲連dj?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偶斷絲連dj
編者按:
跟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木偶、皮影不受場地、人數制約,表演形式靈活,一方面可以採取「走出去」戰略,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文化交流和文旅活動,努力將本土非遺技藝推向世界;另一方面可以採取「請進來」戰略,根據當地情況,發展集演出、體驗、遊學等於一體的木偶特色文旅產業,吸引國內外遊客參加非遺文化之旅,不僅可以有效帶動當地文旅產業發展,也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可持續發展。
近日,2019青島(萊西)木偶皮影藝術節在山東萊西舉辦,來自中國各地以及韓國的12支優秀團隊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舉辦了多種接地氣的非遺展演和研討活動,得到當地群眾和全國同行的讚揚。然而,多年之前,萊西木偶戲曾多次中斷,瀕臨失傳……
「偶」斷絲連 幾近失傳
清朝鹹豐或同治年間,萊西木偶戲第四代傳承人倪奉先的太爺爺逃荒到萊西後周格莊村,靠演木偶戲為生,後來傳藝給倪奉先的爺爺,又由爺爺傳給倪奉先的舅舅。1954年,倪奉先70多歲的舅舅在政府的支持下重操舊業。1958年,當時已經名冠膠東的萊西木偶戲在萊陽完成最後一場演出後,就被時代的洪流湮沒了。木偶用來燒火,木偶的衣服給小孩兒穿,那些老物件都沒留下,也留不住,倪奉先去了關東……
1978年,萊西岱墅村西漢墓出土了一具身高1.93米的大木偶,距今已有2000多年,萊西因此被認為是木偶藝術的重要發源地。「木偶藝術發源地豈能沒有木偶戲!」萊西木偶戲第五代傳承人姜玉濤說,當時,倪奉先的病情不斷加重,木偶戲技藝傳承迫在眉睫。
2006年,萊西博物館館長柳香奎在青島做民間文化普查時找到倪奉先,那時,中斷50多年的木偶戲在萊西文化部門的幫助下嘗試恢復。倪奉先和老伴兒異常興奮,但是會演木偶戲的老人已經所剩無幾或失去聯繫,倪奉先唯一的兒子又在外地工作,倪奉先多次找到身邊的年輕人,動員他們學習木偶戲,希望萊西木偶戲能夠在年輕人手中繼續傳承下去。老人說:「太爺爺傳下來的活計,別在我這裡失傳了。」2010年,72歲的倪奉先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傳承人,老人的病情卻一天天加重……
薪火相傳 浴火重生
2010年5月28日,46歲的姜玉濤與倪奉先不期而遇。「他們第一次去青島演出,苦於身邊沒車,我說車輛我來出,一來是幫助老人解決當下困難,二來也想看看木偶戲究竟是個啥演法」。姜玉濤說。做電腦生意出身的姜玉濤在好朋友的介紹下與倪奉先相識,看了木偶戲演出後,姜玉濤給老人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在當年8月舉辦的第2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姜玉濤幫助老人報名參加活動並出謀劃策,僅有4人參加的木偶藝術巡遊引起社會關注。
「倪奉先曾找過很多人,大都不願意幹,感覺做木偶戲掙不到錢。」姜玉濤說。
2012年4月,姜玉濤註冊成立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找到演出場所,招聘14名員工,不斷向倪奉先學習木偶製作和表演技藝,同年7月,倪奉先離世,姜玉濤接過木偶傳承的重擔。
有多年從商經驗的姜玉濤意識到,要發展必須先生存,他帶領團隊先後去江蘇揚州、上海、福建泉州等地學習考察,積極參加各種木偶藝術節、博覽會,虛心向國內外同行請教學習,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大方向,改進位作技藝、提高表演水平。在保留傳統劇目的前提下,他們新開發了《三打白骨精》《羅成拜師》《農夫與蛇新傳》等劇目,巧妙地將動漫、話劇、京劇等融入木偶戲中,其中,《農夫與蛇新傳》榮獲2014年全國首屆木偶展演大賽銀獎。
近年來,姜玉濤根據社會需求,在製作技藝、表演形式、現代舞美等方面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自主研發開創了臺前木偶劇和大舞臺演出形式,使得小木偶走進了大劇院、大舞臺,並積極參加各種大型文化活動,我國很多大都市及港澳臺地區都留下了萊西木偶的足跡。2016年以來,萊西木偶開始走向國際舞臺,先後出訪過美國、日本、瑞典、紐西蘭、烏克蘭等國家。
搭建平臺 「偶」動中國
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袋木偶等多種木偶、皮影表演形式作為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吸引了諸多觀眾的注意。「範爺爺,你能教我嗎?我也要演皮影戲。」在萊西九聯小學,泰山皮影戲國家級傳承人範正安正在表演皮影戲《泰山石敢當》,熱鬧的打鬥、詼諧幽默的臺詞以及範正安的「十不閒」絕技表演深深吸引了現場的小學生,一大群小學生將範正安包圍起來,要學習皮影戲,範正安高興地現場教學,與孩子們互動。
「4年前,我家孩子看過木偶戲,今年15歲,現在學習晚不晚?」看了萊西木偶戲《花好月圓》之後,一位家長興奮地來到後臺找到團長,希望萊西木偶藝術團能夠舉辦木偶藝術培訓班,讓更多木偶戲迷親自體驗、學習和傳承。
在社區、廣場表演木偶戲的時候,大人和小孩都很興奮,他們說從來沒有在家門口看到這麼精彩和這麼多形式的木偶表演,感覺太幸福了。
姜玉濤認為,中國木偶、皮影起源早、分布廣、從業人數眾多,院團性質多元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木偶、皮影傳承人表演技藝精湛、絕活兒令人震撼,在國際國內具有廣泛影響,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聽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