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創新不足融資難)
2023-09-18 11:23:03 1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京津冀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調研——,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京津冀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調研——
創新不足、融資難、關鍵技術薄弱,仍是困擾企業發展「瓶頸」京津冀區域不僅擁有全國乃至全球最先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也是我國大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發源地和承載地。塑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於三地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和區域競爭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近年來,我們民營企業研究課題組從京津冀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環境的視角出發,開展多維度問卷調查,並形成調研報告進行對策建議,希望能夠為民營企業反映一些實際情況。」天津市政協委員董雪鋒創辦的「鼎泰豐下午茶」作為天津市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互助服務平臺和營商環境「助推器」,以「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為主題的研究活動已經開展了3年。課題組通過網際網路發放問卷6523份,選取京津冀三地中小微企業的管理者,涵蓋18個行業,從民營企業及企業家的角度審視營商環境,從當前企業運營情況、經營信心、信任成本、享受優惠政策、自身發展、投資意願問題等方面對京津冀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進行了調研分析。
調研組發現,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各項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實,民營企業發展勢頭較好。具有信心的民營企業主要分布在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傳統製造等行業中,隨著京津冀對信創產業應用場景的不斷建設,也給下遊製造業較好的發展信心。「民營企業應儘快完成轉型升級,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加快民營企業創新的步伐。抓住這一機遇有利於實現民營企業實現更大的發展,有效提升企業經營的效率。」董雪鋒說,從調研數據看,此類經營良好的企業拓展市場的需求迫切。
調研同時發現,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融資困難、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關鍵技術支撐薄弱等是當前京津冀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
董雪鋒分析認為,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民營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來提高市場競爭力是關鍵,也是其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京津冀民營企業中製造業佔絕大比例,但由於自身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極易受到市場經濟波動和國家政策的影響,最終導致民營企業發展創新能力降低,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民營經濟的轉型升級。
京津冀民營企業絕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與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企業相比,自身規模小、經營周期短、生產技術水平低、信用等級不高等,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為其進行貸款風險較大,也會增加商業銀行交易成本,因此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民營資本,不僅融資金額少,成本也會高於銀行信貸。「在經濟下行發展的壓力之下,民營經濟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將嚴重阻礙民營經濟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也就無法實現高質量發展。」董雪鋒說。
民營經濟的健康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而要改善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政府需要有大的作為。從國家層面看,要完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從地方政府層面看,要在國家法律框架內,制定好保護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確保它們生存穩定。另外,要想徹底打通國民經濟發展的阻礙,還需要將實體經濟與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信息技術相融合。但目前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對於關鍵技術的了解欠缺,仍屬於發展的薄弱環節。
對於當下面臨的問題,如何才能促進京津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組建議:
針對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問題,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可結合地方發展特色,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增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扶持力度,實現企業間平等競爭。如用普惠政策為創新企業提供「全成長周期」的針對性服務;由政府引導金融機構加快轉型升級,充分利用好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減少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民營企業自身要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與經驗,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從而獲得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青睞。
對於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政府要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通過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充分利用好網上平臺,提升「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水平。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切實解決政策落地問題,推動民營企業健康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張原 李寧馨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2月28日 第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