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俗語句句扎心(兩腮無肉不可交)
2023-09-16 06:41:26
古人相信「相由心生」,認為一個人的相貌,往往反映著他的性格、氣質和人品,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觀人術」。
早在戰國時期,鬼谷子就提出了一些識人用人的原則和方法,到了三國時期出現了《觀人經》,再到近代名臣曾國藩的《冰鑑》,這些都是觀人術的精華之作,直至今天,在心理學、管理學方面仍然發揮重要的參考作用。
此外,幾千年來流傳下來大量的觀人諺語,往往一語中的,更生動也更實用,比如我們常見的有一句話,叫「兩腮無肉不可交」。
「兩腮無肉」,就是腮部比較清瘦,說得難聽點叫「尖嘴猴腮」。這樣的人,不建議和他交往過深。為什麼呢?
這裡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說「兩腮無肉」的人,長期肝氣鬱滯,做事容易心浮氣躁,似乎總是一肚子的怨氣,待人則偏於尖酸刻薄。
與之相反,整個面部顯得飽滿、協調的人,如所謂的「國字臉」,一看就是厚道之人。
另一種說法是,「兩腮無肉」的人,往往生活環境不太理想,這樣的人容易把利益看著比較重,偏向於斤斤計較,一點小事就有可能導致關係緊張。
不管以上哪一種,都是有比較明顯性格缺陷,交往起來會非常累,所以有「兩腮無肉不可交」的說法。
其實,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說得更直白,叫做「滿臉橫肉是兇相」。
需要注意,「滿臉橫肉」不僅僅是胖,有些人的臉長得胖嘟嘟的,像彌勒佛一樣,很可愛,這個可不叫「滿臉橫肉」。
那什麼叫「滿臉橫肉」呢?就是臉上有那種比較深的橫紋,或者一道道褶子的,有些老人家會形象地稱之為「兇紋」。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常看到一些惡霸、打手,很多都是這樣的「滿臉橫肉」。
為什麼有這種面部特徵的人比較霸道,習慣逞兇鬥狠呢?
其實這也有一定根據,就是人在平常生活中如果總是「疾言厲色」,很少給人好臉色,也就是「戾氣」很重的話,那久而久之,他的臉上就會形成大量的這種橫紋,成了一副兇相。
不管是「兩腮無肉」還是「滿臉橫肉」,講的都是一個概率問題,我們不要把它們絕對化。就像孔子有個弟子叫子羽,孔子一看這人相貌不好,很不喜歡,最後才發現自己走了眼,所以留下一句話叫「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但不管怎樣,這些俗語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經驗當中總結出來的,就像老農看看雲霞或露水,就知道明天是晴天還是下雨一樣,都是屬於集體智慧的結晶,很有實用價值。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相關文章:
每天學點《鬼谷子》:做人不能沒點城府,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易經》:把握6大節點、18字密鑰,人生從此順風順水
《道德經》奧秘:老子眼中的世界,到底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