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牙皂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豬牙皂不僅救人性命)
2023-09-16 07:41:10 1
在四川、河北、陝西、河南等地農村,有一種特殊的植物,叫做「豬牙皂」,每到秋季,人們便採摘成熟的皂莢,曬乾、切片生吃或炒食。
豬牙皂
豬牙皂與我們平時所說的皂角不是一種東西,它是皂莢受傷後所結的小型果實,會彎曲成月牙形,像豬的牙齒,所以又叫豬牙皂。除了食用之外,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入藥。
豬牙皂有開竅、祛痰、解毒等功效。主治突然昏厥、中風、牙關緊閉、咳喘等病症。
山東鄒城的「柳下邑豬牙皂」如今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當地改接5年生的皂角樹,粗度6cm,去年每棵樹的皂莢收入120元;改接30年生的皂角樹,粗度25cm,去年每棵收入1300元。
豬牙皂耐乾旱、耐寒冷、易種植,對土壤要求低,可以種植在閒置土地或荒地上,房前屋後、荒灘坡地都可以種植。但是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地上長勢會好。在沙地和積水地、鹽鹼地不宜種植豬牙皂。
豬牙皂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地育苗,畝施圈肥3000~4000kg,深耕21~24cm,耙細整平。如乾旱應先澆水,待表土稍鬆散時再播種。
2.豬牙皂繁殖方法
用大皂莢種子育苗作砧木,豬牙皂枝條作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1)培育砧木:豬牙皂果實內無種子,必須用大皂莢種子育苗,培養幼樹作砧木,以嫁接法進行繁殖,嫁接方法有芽接、靠接、劈接。但以芽接法簡便易行,成活率高,生產上多採用。大皂角的種皮堅硬,如不經處理,需2~3年才出苗,因此播種前須浸種催芽。
方法:將飽滿種子倒入熱水中,攪拌10分鐘;在缸中浸泡8~24小時,撈出用清水淘洗一遍,將已膨脹的種子選出(未膨脹的種子再按前法處理一次)盛於盆中,上蓋溼布,放溫暖處催芽,經常檢查種子是否有黴爛現象,每天用清水淘洗;或在室外向陽處挖24cm左右的小坑。將種子拌溼砂埋於坑內,上邊蓋3cm厚的土,再用草覆蓋。半月左右扒出察看,如種子露芽,即可播種。「清明」前後,在已整好的地裡,按寬、窄行開6cm深的溝,寬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30cm,以便在寬行進行嫁接。開好溝後,按株距10~15cm,將種子放於溝內,填土蓋平,稍加鎮壓。
播種後出苗前一般不用澆水,如遇大雨,雨後地皮稍幹時及時鬆土,防止表土板結。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後,注意鬆土、除草、澆水。6~7月間每畝可施硫酸銨5~8kg,每隔半月施一次,施後澆水。共追肥2~3次。如管理得好,一年生苗可長到60cm高,第二年作為砧木。砧木以粗如拇指者為好。
(2)芽接法(俗稱「熱黏皮」):以「大暑」前後最適宜。選1~2年生大皂角實生苗樹作砧木;選芽子飽滿當年生新枝條作接穗,選在晴天把接穗剪去兩端,取中間飽滿的芽子,放入桶內或包於溼布中,在砧木離地面15~30cm高處主幹上,選擇略呈凸形的部位,用快刀把樹皮縱切長約1.5cm,橫切一刀寬約0.5cm,深達木質部,成「T」字形,用刀將樹皮輕輕撬開。
把豬牙皂接穗剪去葉片,在芽的上面1.5cm處橫切一刀,芽兩側各切一刀口深達木質部,在芽下0.5cm處連同木質部向上削至芽上面橫切口。這時大拇指輕輕壓住芽片,向一邊輕輕一推,將芽帶皮從木質部削離取下。力求完整無損,立即貼在砧木切口內,並用砧木皮包住芽片,芽頭與葉柄露在外面,再用麻皮包緊,先綁下面後綁紮牙上面,芽的上下各扎三圈。塗上接蠟,防止雨水浸入切口。嫁接後7天內不能見雨。一般7~10天後,用手一觸葉柄,如脫落,芽片皮色鮮綠,即已成活。如葉柄乾枯,手觸不落,即未成活。嫁接成活後20天左右,用刀將綁紮的麻皮割掉,並將嫁接芽上部砧木的枝條剪去,便於新芽生長。
(3)靠接法:豬牙皂靠接是不剪下接穗,使接穗植株與砧木植株靠在一起。先將砧木移植花盆中放在接穗母株旁邊,或將砧木栽於豬牙皂樹下然後將砧木枝條與接穗枝條在結合處各削長約3cm左右的切面,使兩切面的形成層(樹皮最內層)互相吻合。結合處用麻皮或塑料薄膜繩扎結實,並塗接蠟,以防雨水。癒合後,將接穗下部及砧木上部剪斷,即成獨立新植株。
(4)劈接法:一般在「春分」前後。接穗發芽前進行嫁接。如地乾旱,需先澆水。在離地面3cm左右處將砧木上部鋸掉,斷面用快刀削平滑,然後用刀在砧木中央垂直砍3cm左右的裂口。取生長二年,生長旺盛,帶有3~4個芽的接穗,按照砧木接口的深度,將接穗下部兩側削成楔形,然後插入砧木裂口,使砧木與接穗形成層緊緊吻合。比較粗的砧木,可接兩個接穗。然後用麻皮扎結實。切口塗上接蠟連接穗一起埋入土堆內,成活後去掉覆土。
編 輯:孟然
統稿編輯:何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