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溫一下這首老歌(這張16年前的專輯可不止有處處吻這一首金曲)
2023-09-18 00:46:53 1
2020 年伊始,同步考驗年輕人「追新」與中年人「考古」的兩首歌火了,一首是伍佰 & China Blue 的《Last Dance》,另一首則是楊千嬅《處處吻》。
其實這兩首歌要走紅的苗頭,大概在去年底就漸漸開始了。一首拜了熱播臺劇《想見你》的紅利,另一首則拜了國內B站、短視頻等各種民間高手的畫面Reimaged的重置,使得《處處吻》的意境感、畫面感充滿了「病毒式」的傳播可能性。
戳封面試聽《電光幻影》全輯
而收錄有《處處吻》單曲的《電光幻影》專輯,在2004於大陸近乎和香港地區同步發行,卻只有九首歌,唯獨就是少了這首當年作為某啤酒廣告曲的《處處吻》。
想來「有關部門」是覺得畫面太香豔,影響太惡劣吧,反正梁偉文先生的詞「每晚大概有上億個人,在地球上落力的親吻」總令我想起法國電影《香水》當中,一群人在廣場上嗯嗯啊啊的畫面……
《電光幻影》至今未有再版,不像楊千嬅華星時代的專輯,以及新藝寶的四張M系列專輯都還有在這些年重印發行。很久沒有一首粵語歌能這麼火了,去年《野狼Disco》當然不能算,《處處吻》其實也不算,只是舊曲翻紅,而已。
但這樣一首十六年前的舊曲,仍能散發迷人的吸引力,甚至是「魔性」,那我覺得大家有必要連同這首歌,再好好了解一下《電光幻影》這張偉大的專輯了,是的,偉大!
楊千嬅在出道的前十年 (1996-2006),從華星到新藝寶再到著名經紀人黃柏高的金牌旗下,可謂是完成了她在音樂事業上的三級跳。其實在這之前,楊千嬅的精品專輯已經很多,特別是在新藝寶時期的幾張「M」系列專輯,一張更比一張給力。比如黃偉文與她一通暢飲,親自目睹了楊小姐連喝了八杯長島冰茶後,而寫就篆刻進她骨髓裡的傷感情歌《可惜我是水瓶座》,以及林夕如同剖心挖肺寫給她的《楊千嬅》,都誕生在新藝寶時期。
倒是金牌的開山之作《開大》顯得弱了些。《電光幻影》和《開大》相隔五個月推出,贏得了很多樂評和歌迷的持續讚賞,也總算是抬高了之前《開大》帶低的口碑度。
表面上看,這張專輯在製作班底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雷頌德、黃偉文、林夕、於逸堯及蔡德才都是楊千嬅常常合作的搭檔,不過這張專輯卻確定了楊千嬅日後在金牌旗下專輯的整體性以及概念程度,像在這張音樂當中流露出的復古感,《Single》中的內斂、沉靜,還有在《Ulimited》中表現出的無限正能量,都是從這張《電光幻影》開始的,奈何這樣的精彩並沒有持續到楊千嬅後來加盟到東亞所發的專輯當中。
楊千嬅的成功既是香港樂壇意料中的事,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楊千嬅無論是長相還是氣質,甚至包括她一直在唱的音樂都有著很深的草根性,乍一看會是特別香港味道的東西,有熟悉感卻鮮少有驚豔感,但正是一直在堅持的香港精神,才造就了楊千嬅的成功,這是個做事很有韌勁兒、甚至對自己夠狠的女子,你也知道的,她自己說過「我乜都冇,淨繫心口得個勇字」。
在楊千嬅的諸多粵語專輯當中,《電光幻影》的復古情調,以及在音樂深度上的認真探索,足以榮膺楊千嬅個人的代表作之一。
不得不承認,黃柏高真的是香港地區一位不可多得的金牌幕後推手,難怪他會連自己的音樂廠牌也取名叫做「GOLD LABEL」,他不只能把古巨基的音樂事業操盤到起死回生,也能把楊千嬅這樣本已經有著很高音樂成績的人,通過三張專輯再推向另一個更高高度上。
更厲害的是,金牌時期的這三張專輯竟成了楊千嬅迄今為止都很精彩的專輯,東亞的三張以及回到華星後的幾張都還沒能逾越過《電光幻影》《Single》還有《Unlimited》的高度。
《電光幻影》整體的可K程度其實並不低,像《處處吻》《小城大事》《鍊金術》《真愛開玩笑》等等,因為這幾首歌曲的曲作者分別都是雷頌德、伍樂城、Eric Kwok這樣特別能製造Hit金曲的人,而他們所寫的歌曲又常常是在可K的旋律之下還帶著一股更讓人願意去探究的音樂魅力,配上林夕、黃偉文從愛情層面入手實則探討人生更深層面的歌詞,讓楊千嬅的個人形象無疑在音樂中得到了更豐滿的表現。
專輯中還有一首《的士司機》,與當時同期發片的劉德華撞了歌曲題材,千嬅的這首從藍領階層的角度入手,之後把主題思想提升到了「是場遊戲 / 為何勞氣 / 做人認真只會苦了自己」的人生哲理高度上;點題之作《電光幻影》再一次不免和亦舒扯上了關係,不過也僅僅只是借用了她的連載小說名稱外殼而已,真正的內核是林夕把佛學參透在了其中,「萬法好比電光的幻影/入靜了心境掛念難道靠眼睛」,於逸堯做的編配令歌曲充滿了八十年代粵語歌的味道,復古且極富情調;
《明日之歌》則給了專輯一個十分通透且明亮的結尾:難過雨天/已不怕再面對/嘗過雨點/明天掌握手裡。當年和另一位很喜歡楊千嬅的朋友聊起,發現千嬅很喜歡以某一首「歌」成為專輯 Ending,《電光幻影》有《明日之歌》,往前2001年《Miriam》專輯中有《亂唱的歌》,再往前楊千嬅在20世紀末發行的《冬天的故事》中還有《最後的歌》。
《電光幻影》不僅成功讓楊千嬅的音樂形象在勇氣港女的基礎上多了份洋氣和大氣的質感,也成了她在之後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度。
文|三石一聲(ID:sanshi1sheng)
編輯|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