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春節的來歷和風俗(壯族春節由來以及風俗)
2023-09-17 17:26:52 1
壯族春節的來歷和風俗?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著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梁,製作肉粽、餈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食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壯族春節的來歷和風俗?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壯族春節的來歷和風俗
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著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梁,製作肉粽、餈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食品。
除夕這天,各家各戶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堂,吃「壓年飯」,迎新春。按壯族春節習俗「壓年飯」飯菜要煮多,吃夠吃剩,這是預示來年五穀豐登來年有餘的意思。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閹雞,魚,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開始。
壯族春節習俗中初一是不訪親友的,忌拿刀,不得砍東西。據說這一天拿刀砍東西,就會把新年的好運都砍掉了。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粽子、米花糖果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