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的三個基本特徵(如何理解大道之行也中)
2023-09-18 08:30:35
大道之行的三個基本特徵?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大道之行的三個基本特徵?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大道之行的三個基本特徵
原文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3、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4、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第三句的字面翻譯大多是:
反對把財物棄置於地的浪費行為,不是為了佔為己有;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解讀但這是一個非常彆扭的翻譯!讓人讀了也沒有什麼感覺。這其中關鍵是對「貨」的理解!
上半句中,不妨把「貨」理解為「待收割的莊稼」,即不忍心看到待收割的莊稼擺在地裡沒有人管,想去收割它,但不是為了佔為己有。在古代,糧食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貨了。這種場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比如小區的路牌或超市門口的自行車被風吹倒,我們把它們扶起來。
下半句則是看到他人在勞動,也希望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便對自己沒有直接的收益。這種場景放在當下,則是看到志願者的行為時,我們也有參與的意願。
合起來的確是一個相當高的標準,即:
看到公共的利益,主動去做;看到他人的勞動,積極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完全不考慮個人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