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鄉村規劃(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3-09-17 18:21:12 3
永安鄉村規劃?一座座農家小院整齊劃一、美麗潔淨;一片片瓜果蔬菜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一股股文明新風溫馨暖人、潤物無聲……燕城三月,萬物勃發,欣欣向榮,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讓城鄉大地充滿生機活力,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永安鄉村規劃?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永安鄉村規劃
一座座農家小院整齊劃一、美麗潔淨;一片片瓜果蔬菜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一股股文明新風溫馨暖人、潤物無聲……燕城三月,萬物勃發,欣欣向榮,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讓城鄉大地充滿生機活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黨。兩年來,永安市以創建全省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縣為抓手,認真貫徹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部署,大膽創新農村基層黨建體制機制,持續夯實基層基礎,鄉村面貌日新月異,富民產業花繁果碩,民生幸福指數節節攀升,走出了一條具有永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整體統籌
夯實基礎強動力
推進「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工作,關鍵要凸顯一個「整」字。
永安市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以永安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整體統籌,紮實推進創建工作。
「我們制定了示範創建3年行動方案,以實施『支部強基、頭雁領航、紅色先鋒、富民強村、品牌提升』等五大工程為抓手,建立『小組統籌、組織牽頭、部門協同、鎮街落實』協調聯動機制,強化資金保障,確保創建工作有力有序。」永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顯城說。
創建工作需要凝聚各方合力。永安市強化組織保障,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按照「處級領導掛弱村、政法部門掛亂村、經濟部門掛窮村」原則,推動152名縣處級領導、鄉村振興指導員、駐村第一書記和89個部門單位開展掛村幫扶。
沿著205國道拐進貢川鎮龍大村,一棟棟別墅式農家小院整齊排列,遊客們在森林步道閒庭信步,垂釣愛好者擠滿了大貝口庫灣入口,一幅如詩如畫美麗新農村景象。
眼前的情景,很難和曾經的「軟弱渙散黨組織」聯繫在一起。
「當時開個會,村幹部三三兩兩,有的還遲到,村民怎麼會相信我們呢。」龍大村黨支部書記羅治林說。
龍大村在掛鈎部門和鎮包村幹部指導下,村兩委班子從轉變作風開始,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著力提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森林步道、怡老樂園等項目建設,及時公開村務,以村莊發展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去年,龍大村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稱號。「村莊面貌變了,產業發展了,村民的凝聚力也增強了。」貢川鎮包村幹部鄒發群說,現在村裡建設公共基礎設施,遇到村民的菜地、竹林需要徵用,大家不要補償,還主動投工投勞。
一個支部,一個戰鬥堡壘。龍大村黨支部交出的合格答卷,是永安市持續夯實基層基礎、增強創建工作動力的生動縮影。
永安市堅持整頓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鞏固一批,去年先後完成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評定先進等次黨組織66個,為創建工作注入新動能。
突出重點
強化攻堅促提升
隊伍建強,基礎牢固,但創建工作點多面廣,如何有的放矢,提升創建成效?
「我們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基層黨建中存在的村財增收難、『頭雁』隊伍經驗不足、典型示範帶動力不強等薄弱環節,開展集中攻堅,以重點難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陳顯城說。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物質基礎。
走進西洋鎮三畲村,連綿起伏的青山,正悄然轉化為村財增收、村民致富的「金山銀山」。
如何轉化?三畲村將310畝採伐跡地與永安國有林場合作造林,投資總額為73萬元,村裡與林場各佔40%和60%股份,林場將村裡佔有的份額製作成林票,發放給村集體和村民。
有了林票,永安農商行創新推出「林票貸」金融產品,以整村授信和批量授信方式,向三畲村集體授信30萬元、17戶村民授信153萬元,村集體和村民可以以林票作質押,享受低息貸款。
資源變股權、股權變股金、股金變資金,實現了村財村民雙增收。去年,三畲村村財收入突破7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3.2萬元。
因村施策,做足村財增收文章。目前,永安市通過實施村財「倍增」計劃,已帶動2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增收,去年永安全市228個村集體經營收入平均達35萬元。
富口袋還要富腦袋。針對「頭雁」隊伍經驗不足問題,永安在三明市率先探索推行鄉村幹部「導師幫帶制」,採取精準化結對、多元化幫帶、差異化教學、科學化管理方式,促成師徒結對112對,幫助新任村幹部快速進入角色,提升履職能力。
創建工作需要營造濃厚氛圍。永安市創新開展基層黨建「學、比、曬」活動,每季度開展現場拉練檢查,推動點上出彩、線上結果、面上開花。目前,已培育一批鄉村振興、村財增收等黨建示範點。
奔著問題去,盯著目標幹,一個個堵點被打通,一道道難題被破解,示範創建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創新引領
激發黨建新活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開展全省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縣創建同樣需要創新。
2月27日,小陶鎮特早蜜橘產業發展聯合中心黨委正式揭牌,黨建與蜜橘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我們這裡柑橘種植歷史比較悠久,柑橘收入佔農業總產值近一半,但長期以來卻面臨著『有產品沒產業、有品質沒品牌』的困境。」小陶鎮人大主席鄢紹玉介紹。
破解難題的關鍵同樣在於一個「整」字。小陶鎮引導7個特早蜜橘高產能村黨支部、滿天鑫黨支部、產銷協會黨支部組建特早蜜橘產業發展聯合中心黨委,打造產業發展共同體,通過建強產業鏈黨建,不斷激發柑橘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通過整合土地、人力、資金等資源,匯聚企業、協會等多方力量,規範種苗供應、技術標準、農資供給等工作,我們有信心打響品牌,實現抱團發展。」聯合中心黨委書記江繼清說。
信心還來自人才支撐。回引的鄉賢人才劉維明在小陶鎮創建滿天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天賜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培育「紅美人」柑橘品種,專業從事柑橘分選、物流、倉儲、冷藏等,並成功打造了「彪局」「奇橘」兩大品牌。
黨建賦能,人才助力,一顆果成就了一個特色產業。在永安,像劉維明這樣的「帶富先鋒」有260多人,帶動培育特色帶富項目40多個,示範基地15個,輻射農戶2萬餘戶。
創新無止境。推行「三聯、三權、三單」跨村聯建黨建機制,創新「積分管理」……在推進示範創建工作中,永安市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讓創新源泉充分湧流、活力迸射。
奮楫揚帆正當時。眼下,隨著「整鄉推進、整縣提升」工作向縱深推進,一幅更加絢麗多彩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燕城大地徐徐鋪展。
永安記者站 魏興谷 通訊員 姚 遠
來源:三明日報
,